美国战略专家:美国已经无牌可打了,中国综合国力太强大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06:01 1

摘要:这一次,美国人不再强硬喊话,不再重复“战略模糊”,而是用一种近乎无奈的语气,说出了一个他们不愿承认但又无法否认的现实。

在美国人最擅长的手段里,如今他们自己都开始承认,手里的牌已经打光了。

这是一位美国战略专家在一次智库研讨会上的真实感慨:“美国已经无牌可打了,中国综合国力太强大了。”

这一次,美国人不再强硬喊话,不再重复“战略模糊”,而是用一种近乎无奈的语气,说出了一个他们不愿承认但又无法否认的现实。

从压制中国到被压制,这中间不过十年时间。

这十年里,美国试图用贸易战、科技封锁、围堵、舆论战等来遏制中国崛起。但到头来发现,自己越打越累,对手却越打越强。

如今,中美真正的实力较量已经走向一个不可逆的方向。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一直在设局,而别国只能应对。但自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升级以来,这个局势悄然发生了变化。

美国原本寄希望于通过科技脱钩和制造业回流,来切断中国的上升通道。然而事实却是,美国不仅没能封锁中国,反而在某些关键领域自己被反噬。

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中美贸易战刚刚打响时,美国政府信心满满,征税清单一张张列得极其认真,口号喊得震天响。

但五年过去,美国贸易逆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扩大。

更严重的是,美国内部企业苹果、特斯拉、英特尔等巨头表面上响应“去风险”,但背地里继续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

更让人尴尬的是,2024年,中国在光刻机、EDA软件、操作系统等领域也开始补齐短板,连美国《外交事务》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科技脱钩战线拉得越长,美国越难维持技术优势。

如果说美国在经济和科技层面的遏制失败还可以归咎于“中国太能干”,那么导链上的“围堵战略”失效,更像是美国预判错误、盟友不给力的结果。

四年前,拜登极力修复与盟友的关系,试图打造一个“围堵中国”的联盟。从四方安全对话(QUAD)到美日澳印联合军演,从美菲联合巡航到AUKUS核潜艇协议,美国在亚太的一系列操作,确实拉起了不少战术同盟。

但问题在于,这些同盟的战略粘性极弱,真正愿意和美国走到底的国家,屈指可数。

就以菲律宾为例。马科斯政府高调宣布开放更多军事基地供美军使用,还频频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但仅仅一年后,菲律宾国内反美情绪高涨,多场示威抗议美军驻扎,连马科斯本人都开始强调“不希望被卷入中美对抗”。

再看东南亚国家整体态度,无论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是印尼,几乎都在中美之间保持微妙平衡。它们欢迎美国投资和安全承诺,但更依赖中国的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

东盟国家早就看清了一个现实:美国可以给安全承诺,但中国能给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

而在欧洲,美国试图将“印太战略”强行输出过去,结果也不尽人意。德国、法国等国在对华政策上明显更为审慎,马克龙甚至公开表示“欧洲不应该成为美国的附庸”,让华盛顿脸上挂不住。

很多人以为,美国对华政策失败是因为中国太强,其实更大的问题出在美国自己的内部。

去年,美国大选前的党争已经白热化,民主、共和两党围绕移民、堕胎、枪支、财政赤字等议题吵得不可开交。

当时的拜登一边要应付通胀高企、联邦债务突破34万亿美元的现实压力,一边还要维持全球军事存在。

美国国会对对华政策的态度也出现极大分歧。鹰派议员叫嚣“全面脱钩”,但商界和部分务实派则担心中国市场断裂会直接重创美企。在这种内部分裂的背景下,美国的对华战略根本无法形成连贯性。

以“芯片法案”为例,从2022年通过到2024年中期,资金拨付迟缓、项目落地速度缓慢,英特尔、台积电都因成本上升推迟建厂进度,舆论一再批评这是“烧钱工程”。

更何况,美国老百姓的态度也在悄然变化。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4年的调查,超过56%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应该减少对外干预,集中精力解决国内问题”。

这意味着,哪怕华盛顿想全力围堵中国,也得先看看国内民意答不答应。

很多智库的报告已经从“如何赢中国”转向“如何与中国共处”。这不是觉悟提升,而是现实逼迫。

要说美国战略界最担心的,不是中国搞对抗,而是中国不对抗而变强。

过去,美国总以为中国是个防守型大国,只要不触碰红线,双方就能维持一种稳定的博弈关系。

但近几年,中国不仅没有按照美国设定的剧本走,反而主动出击,在多个领域展开战略经营。

以“一带一路”为例,虽然这项倡议在西方舆论中饱受争议,但截至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涉及项目超过3000个。

中企在基建、电信、能源等领域的海外布局,正在把中国的影响力带到全球。

再看中俄关系。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原本以为中俄会渐行渐远,结果却是两国战略协作日益紧密。

普京访华,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经贸、能源、科技合作协议,直接冲击了美国主导的制裁体系。

而在科技领域,中国也不再等待西方放行。从鸿蒙系统到北斗导航,从国产GPU到量子通信,中国科技企业正在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体系。

这些变化说明,中国早已不是那个等美国松口的追赶者,而是正在主动塑造全球新格局的参与者。对于美国来说,这才是最难应对的局面。

“美国已经无牌可打了。”这句战略专家的话,其实不是在说中国做了什么,而是在说美国自己已经力不从心。

美国的系统性问题正在逐渐显现:对外战略失焦、内部治理失衡、产业脱实向虚、全球信誉下降……这些,才是它真正的战略困局。

而中国,只不过是在用自己的节奏,一步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参考资料:

美智库:中国推动全球专利体系再平衡

参考消息

来源:议史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