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耀边疆|“墙根议站”议出乡村治理新活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9 05:57 1

摘要: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外三道沟村,知青产业园的墙根下聚满了村民。村党支部书记杨帅清了清嗓子说道:“前阵子咱村西头老赵家和老孙家,因为排水沟堵了的事儿闹得不太愉快,两家谁也不理谁。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么僵着不是个事儿。今天大伙儿都在这儿,咱一块琢磨琢磨,咋把这事儿给捋

转自:黑龙江日报

□吴洁灵 张艺馨 本报记者 赵吉会

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外三道沟村,知青产业园的墙根下聚满了村民。村党支部书记杨帅清了清嗓子说道:“前阵子咱村西头老赵家和老孙家,因为排水沟堵了的事儿闹得不太愉快,两家谁也不理谁。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么僵着不是个事儿。今天大伙儿都在这儿,咱一块琢磨琢磨,咋把这事儿给捋顺喽。”“排水沟堵了说到底也就是疏通的事儿,我家有铁锹,明天我就去搭把手。”“光干活还不行,得让两家把心里的话说开。”“对!咱把排水沟清干净,再立个规矩,以后家家轮流维护,省得再闹不愉快。”大家越说越热络,管道疏通的事儿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迎刃而解。

“墙根议站”不仅解近忧,更能谋发展。在爱辉区张地营子乡泡子沿村的“议站”里,村民们望着捕网里鲜活的寒地河蟹,讨论得“热气腾腾”:“咱这么好的东西,光等人来收,价上不去啊。”“寒地河蟹是冷水中慢慢长成,城里人就认这个。”“咱村靠着好水好风光,用塞北荷塘这地儿,搞个品蟹宴,邀城里人儿来个农家乐咋样?”在村党支部的穿针引线下,村民们说干就干。很快,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架起手机,搞起了特色水产的直播带货,几户临近荷塘的村民将闲置小院拾掇一新,挂上了“冷水蟹家”的招牌。在“墙根议站”的智慧碰撞与积极行动中,一个个金点子转化成了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墙根议站”这方小小天地,背后是基层党组织的有力托举。这样的治理新模式,源自爱辉区全域推行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在6个沿江乡镇、40个抵边村重点打造“墙根议站”,将党建触角延伸到村民日常聚集的墙根下、树荫里,引导村“两委”成员、党员骨干们主动“凑热闹”,在轻松随意的氛围中,听取诉求、解答疑惑。邻里街坊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平日的顾虑消散了,参与的热情点燃了,村民自治的热情如向上的藤蔓生机盎然。

近年来,黑河市爱辉区立足边境地域特色,大力践行“枫桥经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爱辉区瑷珲镇、西岗子镇、上马厂镇、张地营子乡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导区。以打造“党建引领边境基层治理廊带”为主线,聚焦“建强战斗堡垒、探索制度体系、发展集体经济、提升自治能力、培育专业力量”五方面,构建“5+N”乡村治理体系,制定《深化党建引领边境基层治理实施方案》,建立区级领导包抓、乡镇党委书记主抓、村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的“三级联动”责任体系。深化“村社一体”“两社合一”发展模式,打造沿江草莓、瑷珲飞蝗、寒地河蟹等特色产业。开展“头雁领航”行动,分层建立“ABC”三级乡村人才“蓄水池”,培育储备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2710名。全域推行党员干部“街长制”和人居环境积分制,优化建立民族工作网络,配备专兼职民族工作者122人,建立“老干部+老党员+乡贤+法律顾问”多元调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的就地化解、源头化解、实质化解。12个村获评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