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报记者 刘中全 □ 本报通讯员 初悦 “感谢你们专业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前不久,一名父亲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综合救助行动的现场紧握着检察官的手激动地说。 这动人一幕,正是朝阳未检依托“阳光蓓蕾”品牌下“法润蓓蕾成长营”项目,将法治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刘中全 □ 本报通讯员 初悦 “感谢你们专业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前不久,一名父亲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综合救助行动的现场紧握着检察官的手激动地说。 这动人一幕,正是朝阳未检依托“阳光蓓蕾”品牌下“法润蓓蕾成长营”项目,将法治关怀化为具体行动的缩影。 “我们以‘润知、润行、润心’为内核,开展三项特色活动,让法治阳光穿透阴霾,照亮未成年人成长之路。”朝阳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邱扬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润知启智:动漫普法播撒法治种子
“欺凌不是玩笑,法律红线绝对不可逾越!”前不久,在朝阳区青云社区“守护少年的你”反欺凌活动现场,检察官的警示掷地有声。 为响应暑期青少年关爱服务工作的号召,朝阳区检察院以“视频互动+现场讲解”的创新模式,为社区孩子带来一堂沉浸式法治课。司法社工精心制作的动漫短片,以同学“平平”与“海绵宝宝”的校园遭遇为蓝本,生动还原排挤、言语威胁等场景,视频适时暂停——“这算欺凌吗?”“如果你是平平,会怎样?” 孩子们在思考与讨论中学会识别伤害边界,深刻认识欺凌的长远危害。检察官随即引入真实案例,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阐明不同欺凌行为对应的法律后果,特别警示14岁以上未成年人恶性暴力可能面临的刑事代价。活动尾声,“反欺凌小卫士”主题纪念品伴随欢声笑语发放,法治种子悄然植入孩子们心田。 活动作为“法润蓓蕾成长营”年度重点开篇,以“润物细无声”的智慧,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指南,是检社联动筑牢安全防线的生动实践。
润行矫偏:文化浸润重塑人生轨迹
规则意识如何内化于心? 朝阳未检以一场“时空契约·从老街到未来的法治对话”给出创新答案。检察官带领3名附条件不起诉少年走进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化身“城市侦探”。街区改造前后的鲜明对比,无声诉说着规划与规则的力量。 “城市有规划,社会有法治,我们有规矩,才能建设安定家园。”一位少年在参访中由衷感慨。走进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新民更新”“长春故事”“长春时间”等五大展览铺开法治长卷。从城市发展脉络到“规则守护者”的奉献,丰富史料与高科技展示手段,让少年们在城市记忆里读懂法治对繁荣的基石作用。司法社工适时引导反思自身,少年们立下承诺:“作为城市传承者,当铭记历史,重塑新生。” “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保护与引导。”朝阳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马丽道出活动深意,朝阳未检突破传统说教,构建“街区实景+博物馆叙事”双场域教育矩阵,让法治精神在城市血脉中自然流淌。 2025年以来,该模式已成功助力3名被不起诉涉罪未成年人通过单招及高考,步入学业新阶段。
润心护苗:专业力量修复成长伤痕
“润心”之道,在于以司法温度疗愈深层创痛。 朝阳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涉未成年被害人案件时,依托“法润蓓蕾成长营”,联合区妇联启动综合救助机制,精准回应身心创伤与监护缺失双重困境。 检察官与心理咨询师第一时间介入,为被害人及家长提供心理疏导,缓解恐惧焦虑,改善家庭沟通。一个书包、一套画笔,传递着重启生活的勇气。针对监护失当问题,朝阳区检察院依法制发《督促监护令》,同步开展亲职教育,直指打骂教育之害,引导建立尊重、科学的家教理念。更由检察官担任“爱心妈妈”,协调后续多次深度心理辅导支持,确保救助持续发力。 个案之外,机制联动织密保护网络。朝阳区检察院通过“法治阳光会客厅”平台,与妇联、心理咨询及社工机构共商共性难题,深化协作、互通资源,合力编织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屏障。 “从‘润知’普法到‘润行’矫偏,再到‘润心’修复,我们以‘法润蓓蕾成长营’为枢纽,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实现从‘急救性司法’向‘预防性治理’的深刻转型。”邱扬说。 “阳光蓓蕾”品牌寓意“法治阳光照亮航程,法润蓓蕾共护成长”。如今,这缕阳光正穿透个案,照亮系统性治理之路——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无缝衔接的防护堤坝正日益坚固,集预警、干预、转化为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生态正逐步成型。 漫画/高岳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