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原来吴石将军是福州这所学校“硬核校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8 23:13 1

摘要: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的创办与运营高度依赖地方乡贤、名流的支持,校董多由有声望且热心公益的人士担任。吴石兼具“儒将”学识与社会影响力,且关心家乡教育,与后来成为民国海军司令的陈绍宽等乡贤共同出任私立观澜小学校董。

福州籍英烈吴石的传奇经历

和英雄事迹持续为社会大众所关注

在福州的校园里

也藏着吴石鲜为人知的过往

他曾是仓山区观澜小学前身

“私立观澜小学”的校董

还曾在福州十四中和格致中学

度过求学时光

如今,英烈的忠勇与情怀

在福州这些校园里

于一代代学子心中传承、生长

藏在校园细节里的红色基因

据介绍

位于仓山螺洲的观澜小学前身

是私立观澜小学

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的创办与运营高度依赖地方乡贤、名流的支持,校董多由有声望且热心公益的人士担任。吴石兼具“儒将”学识与社会影响力,且关心家乡教育,与后来成为民国海军司令的陈绍宽等乡贤共同出任私立观澜小学校董。

17日,记者步入校门

映入眼帘的便是吴石的半身像

和“吴石图书馆”五个大字

观澜小学党支部书记、

校长李家琪告诉记者

这处图书馆的命名

是对吴石未竟心愿的延续

当年,吴石的长孙女吴红和螺洲的亲人们追忆父辈时提及,吴石曾想回乡办个小图书馆,让乡亲们免费借阅书籍。“为了纪念吴石、教育后人,学校图书馆建成后,便挂上了‘吴石图书馆’的名称。”李家琪说。

在观澜小学

红色基因不只是一处名称

更存在细节里

图书馆旁的吴石介绍墙图文并茂,是师生驻足学习的“红色打卡地”;依托图书馆,学校以吴石本名“吴萃文”成立“萃文读书会”,定期通过读书沙龙、美文分享、角色朗读等形式,让师生汲取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此外还有以吴石的字“虞薰”命名的“虞薰讲解团”,其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培训的学生。看到记者来访,孩子们立即生动地介绍起吴石的革命事迹。

“为了让革命先辈的事迹走进学生心里,

此前我们还邀请吴石的后人来到学校,

分享英烈事迹。

这些鲜活的故事,

让英雄形象不再只是史料里的文字,

而是同学们眼中可感、可学的榜样。”

李家琪介绍道

作文课写出跨越时空的信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

当天下午

在观澜小学六年级一班的教室里

一堂作文课正在进行

班主任陈静为同学们播放了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片段

“看完这一段,

大家是不是有话想说?

我们给吴石爷爷写一封信吧?

把你们想说的话都写进信里。”

陈静话音刚落

孩子们马上动笔,短短几分钟

一封封带着稚气

却满含敬意的信便初具雏形

“现在我们能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能在公园里开心玩耍,都是您这样的英雄用热血换来的。”学生张子睿很快写完信,字迹工整又坚定,“我会把您的话记在心里,以后不管学习还是做事,都要像您一样,勇敢、坚持,做无怨无悔的事。”

在吴石图书馆

“萃文读书会”的分享现场

学校少先队副总辅导员高钰莹手捧史料

向围坐的同学和老师们

讲述吴石的事迹

台下同学们听得专注

有人低头记录,有人握紧拳头

当读到“如今,吴石的英名

已凝结于历史的丰碑,

获得了与人民共和国共存的殊荣”时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两所中学留下吴石求学轨迹

除了家乡小学

吴石的青春足迹

还印在两所中学的校史中

1910年,16岁的吴石考入福州开智小学堂(福州第十四中学的前身)。历史课本里关于鸦片战争的记载,让他握紧了拳头。次年,他转入格致书院(福州格致中学前身),黄花岗起义中闽籍烈士的事迹让他立下了投笔从戎之志。这两段校园时光,成为吴石此后波澜壮阔人生的铺垫。

如今,福州十四中以吴石的爱国精神为育人主线,搭建育人平台,通过讲述吴石传奇人生、朗诵相关诗作等形式,让学生将革命先烈的遗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吴石用‘品行兼优、忠贞不渝、清廉自守、勇于牺牲’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精神标杆。”福州十四中党总支书记林心炜说,“吴石的信念,值得十四中人代代坚守。”

如今的格致中学,依然延续着“格物致知”的办学传统。吴石的事迹也记载在学校的校史馆,成为莘莘学子的红色坐标。在学校英烈园的青草地上,一尊吴石半身雕像静静伫立,深邃的目光仿佛穿越时空,凝视着后辈学子在书香中成长、在初心下前行。

“我们将持续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堡垒’更坚实,让红色基因成为滋养师生心灵、引领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格致中学党委书记徐聪说。

福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记者 陈雨晨 申哲

编辑 林欢

审核 詹婷婷

监制 万小英

来源:福州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