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豌豆的乡亲们都知道,豌豆是个“讲究人”,从播种到收获,哪个环节照顾不周,它就给你“脸色”看。想要豌豆结得多、豆粒饱,其实就靠三步:苗期控旺、花期催肥、果期补肥。这三步走好了,丰收就有了七成把握。
种豌豆的乡亲们都知道,豌豆是个“讲究人”,从播种到收获,哪个环节照顾不周,它就给你“脸色”看。想要豌豆结得多、豆粒饱,其实就靠三步:苗期控旺、花期催肥、果期补肥。这三步走好了,丰收就有了七成把握。
苗期控旺:壮苗是丰收的根基
苗期是豌豆打基础的时候,这时候最怕苗子“光长个子不长肉”。
豌豆的根瘤虽能固定氮素,但仍需依赖土壤供氮或施氮肥补充。所以苗期养分供应要恰到好处——不够了苗子弱,过多了又只长叶子不长根。
基肥一定要早施。 为啥呢?因为豌豆主根发育早而迅速,播种后6天,幼苗还没出土呢,主根就已经伸长6-8厘米了。到了出土的时候,已经有十多条粗根。
所以有经验的农民会在整地时就把基肥施足,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15-2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这等于给豌豆备下了一桌“满月酒”,让小苗一出来就能吃饱喝足,茁壮成长。
苗期浇水也要注意,不能太多。水多了容易引起徒长,后期倒伏就麻烦了。看看咱们老一辈的农民,苗期都是“看天看地看苗情”,地不干不浇,要浇就浇透。
花期催肥:结荚多的秘密
豌豆到了开花期,就像人到了青壮年,饭量一下子大了起来。
营养生长阶段,豌豆生长量小,养分吸收也少,但到了开花、坐荚以后,生长量迅速增大,养分吸收量也大幅增加。这时候如果不及时追肥,就会出现开花少、结荚更少的情况。
第一次追肥要在开花始期。 这时候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5公斤或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结合浇水进行。这次追肥就像是给正在长身体的娃“加鸡腿”,能保证花多花壮,为后续结荚打下基础。
花期水肥一体化管理很关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喷灌设施补水,同时通过无人机喷施叶面肥保花保荚。如果采用漫灌,以水刚穿透厢面为止,并立即排走沟渠内多余水份——豌豆不耐涝,切忌沟渠内出现淹积水。
果期补肥:豆粒饱满的关键
坐荚后,豌豆对养分的需求达到了顶峰。这个时候豆荚正在鼓粒,籽粒逐渐饱满,如同孕妇怀胎七八个月,最需要营养。
第二次追肥要在坐荚后进行。 这时每亩追尿素7.5公斤、氯化钾7.5公斤或三元复合肥20-25公斤,同时结合浇水。这次追肥是“临门一脚”,直接关系到豌豆的产量和品质。
除了根部追肥,叶面补肥也很重要。盛花期到结荚鼓粒期,可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硼砂100克,兑水4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这样能提高结荚率,促进豆粒饱满。
果期补水要适量,既要保证土壤湿润,又不能过湿。土壤水份含量低于20%时需要补水。此时豆荚正在发育,水分供应不稳,容易造成落荚或豆粒不饱满。
细心管理,丰收在望
把握好这施肥“三步曲”,再加上平时的细心管理,比如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咱们的豌豆一定能获得好收成。
种地就像照顾孩子,苗期要“严管”,花期要“营养”,果期要“滋补”。这三步走稳了,等到收获时节,田里的豌豆荚挂得密密麻麻,豆粒饱满诱人,那丰收的喜悦,就是对咱们辛勤劳动最好的回报。
记住啊,苗期控旺是基础,花期催肥是关键,果期补肥是保障。这三步,步步都是丰收的关键,一步都不能少!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