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你这血糖终于降下来了,但为啥最近老是头晕、嘴干,还总想喝水?”
张阿姨坐在诊室里,眉头紧锁,手里还攥着一瓶矿泉水,已经半瓶下肚。
她是一位退休小学教师,去年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医生给她开了达格列净(也叫达美康、恩格列净同类药)来控制血糖,一开始效果不错,不仅血糖平稳,人也有劲儿了。
但最近两周,她却频繁出现口干、多饮、头晕,甚至还有些乏力。本以为是天气干燥惹的祸,直到她在体检中被查出“酮体阳性”,医生才立刻让她停药。
“这不是普通口渴,这是酮症酸中毒的前兆。”
听到医生的提醒,张阿姨愣住了——她从没想过,一个控制血糖的“明星药物”,竟然能让她陷入危险边缘。
很多人不知道,达格列净虽然是一种效果显著的SGLT-2抑制剂,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长期服用。尤其是当身体发出这3个信号时,必须立刻引起重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这3种信号到底指什么?达格列净的“利”与“弊”又该如何平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你不能忽视的话题。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达格列净后,会发现自己“尿多了、口渴了、瘦了”。表面看似“降糖见效”,实则背后隐藏着风险。
一旦出现以下信号,请立刻评估是否与达格列净有关:
达格列净通过促进肾脏将葡萄糖排出体外来降血糖,这本质上是一种“利尿式控糖”。而过度利尿会带走大量水分、电解质,造成脱水,诱发低血压和头晕。
尿量剧增,夜尿增加影响睡眠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夜间排尿2~4次不等,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长期使用SGLT-2抑制剂者中约有28%出现夜尿问题。
初期很多人以为体重下降是“控糖成功”的标志,实则可能是“脱水+肌肉流失”所致。长期以往,会削弱身体代谢能力,引发肌无力、乏力等问题。
专家提醒:以上不是药效良好,而是药物副作用的潜在征兆。
如果不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仅凭“血糖正常”就盲目坚持服用,身体会悄悄发出更严重的抗议。
1.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尤其是老年女性
2021年《中华糖尿病杂志》指出,SGLT-2抑制剂相关的酮症酸中毒患者中,超过60%是老年女性,尤其是体重偏低、饮食控制较严的人群。
她们在感染、禁食或体力活动增加时,更易发生“隐匿型酮症酸中毒”,甚至在血糖不高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酸中毒。
2.尿路感染、外阴瘙痒增多
达格列净通过尿液排糖,糖分成了“细菌的养料”。数据显示,约有12.3%的女性在服药期间出现尿道或外阴感染。男性患者虽比例较低,也可能出现包皮龟头炎等问题。
3.肾功能受损者风险显著上升
对于已有肾功能下降(eGFR
美国FDA在2020年曾发布警示,建议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停用此类药物。
这类药物不是“人人适用”,更不是“终身适用”。
不是说达格列净不好,而是说——你必须“听懂身体的语言”,配合专业医生的指导。想要用得放心、用得安全,以下3点至关重要:
1.定期监测血酮和电解质
尤其是在出现乏力、口干、恶心等症状时,立刻监测酮体、钠钾离子水平、肾功能指标,必要时停药并补液。
2.出现感染、发热、禁食时及时停药
感冒、胃肠炎、手术前后这类状态下,应在医生指导下临时停用达格列净,避免诱发酸中毒。
3.高龄、低体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超过70岁、体重低于50公斤、肾功能异常的人群,建议在其他药物方案基础上优先选择更温和的治疗方式,如二甲双胍或DPP-4抑制剂类。
“吃对药”比“多吃药”重要。
达格列净不是“万能药”,用得对,它是帮手;用错了,反而可能成为健康隐患的“隐形杀手”。
如果你正在服用达格列净,或者你家中老人正在使用,不妨抽空做一次全面的评估
身体的微妙变化,往往藏着最真实的反馈。
别让一味追求“血糖达标”而忽视了“整体健康”。
当然,是否需要停药、换药,必须由医生结合个人情况综合判断。本文仅作为科普参考,不能替代临床决策。
愿每一次提醒,都能换来一次安心的坚持。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年第13期:SGLT-2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20年第9期:SGLT2抑制剂相关酮症酸中毒分析
FDA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 Reports of ketoacidosis with SGLT2 inhibitors for diabetes mellitus
《协和内科学(第2版)》- 糖尿病药物章节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来源:梁医生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