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不怕火炼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4 04:31 1

摘要: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半间云 顾左右

今年的朋友圈,只有黄金投资者心最定。

10月13日,现货黄金一度升至每盎司4060美元上方,刷新历史新高。

从2022年开始的黄金牛市越走越快,已经进入疯跑阶段。2025年以来的上涨更是波澜壮阔,年初现货黄金约2650美元/盎司,突破了4000美元/ 盎司,现货金价上涨了50%以上。

本轮大周期,黄金涨到1万美元,可能吗?

黄金投资者大概率继续开心,有分析师认为,金价还将大涨。如果预言成真,黄金将迎来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凶悍的涨幅。

10月13日,华尔街见闻转引美银分析师Hartnett的判断,认为尽管金价突破了4000美元,但远未见顶。

Hartnett指出,虽然历史不能预测未来,但在过去的4轮金价牛市中,黄金价格平均上涨约300%,周期为43个月。以此推算,明年春天金价将达到6000美元。

10月12日,Investing.com转引贵金属市场老将、Yardeni研究公司总裁Ed Yardeni发布的最新报告,重申2026年达到5000美元。若维持当前升势,2030年前或将突破1万美元大关。

资金还在流入黄金市场。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发布的数据,今年9月,实物黄金ETF(physical gold ETFs)录得史上最大单月资金净流入,使得今年第三季度整体资金流入高达260亿美元,创季度纪录新高。

截至第三季度末,全球黄金ETF的管理资产规模(AUM)达到4,720亿美元,环比增长23%,同样刷新历史峰值。

下面这张图显示最近五年资金流入与黄金价格相辅相成的关系,价格越高,流入的资金越多;资金越多,价格也就越高。

分析师说,金价上涨到1万美元,判断依据是历史数据和周期。

根据雪球《20世纪70年代滞胀期间各大类资产表现》,黄金从1968年的35.2美元/盎司一路上涨到1980年最高850美元,涨幅最高超过20倍。

根据国信证券王剑团队的研报,本轮黄金上涨上涨起点假定为2016年的低点1050美元/盎司,截至2025年10月13日,最高涨至4075美元/盎司左右,涨幅约3.89倍。

这样的涨幅跟上世纪70年代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此次通胀强度、经济和美元下行的惨烈度与长度与上世纪70年代相当,考虑到黄金价格的高基数,即使不发生12年上涨20倍的极端现象,即使是10倍,也将超出1万美元。

这样的对照太简单,市场不可能完全重抄一遍作业。

2025年6月,国盛证券发布研报,对比了黄金市值与全球的广义货币M2和美国的M2数据,发现黄金相较全球 M2 估值合理,相较美国 M2 仍具备翻倍空间。

当时,黄金市值/全球 M2 已达 0.18,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对应目标金价 3435 美元/盎司;黄金市值/美国 M2 仅 1.09,较历史最高值 1.94 对应目标金价 6088 美元/盎司仍有较大差距。

也就是说,从两套判断体系推断,黄金价格在6000美元到2万美元之间。

市场,果真会如此发展吗?

黄金价格,为什么根本控制不住?

黄金价格过高,显示了通胀压力,美元信用下降,以及美国工业和技术竞争者的出现。

站在美国的立场,针对性的举措是,提升美元的地位(不一定提升美元汇率价格),抑制黄金价格,打击竞争对手,让美国经济重新走入正轨、全球金融市场重回常态。

2025年9月7日,新浪财经发表了市场投研资讯撰写的报告,《历史的回响——复盘上世纪70年代黄金大牛市的启示》,详尽的分析了上世纪70年代的黄金上涨史。

我们把上世纪6、70年代的历史和当下的情况逐一进行对照,就会了解,为什么黄金价格根本控制不住。

首先,在60年代末,以美、英主导的西方强力干预过黄金价格,但没有成功。

60年代,黄金市场存在黄金总库机制(Gold Pool),为了把美元和黄金维持在35美元/盎司的官方汇率,也就是维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由美国牵头的几个国家利用自身黄金储备形成黄金池,由英格兰银行代操作,在伦敦金市场高抛低吸,干预金价。

但从50、60年代开始,美国的出口竞争力越来越不如日本和德国,债务上升,投资者甚至包括法国等西方盟友抛售美元,法国在1967年将美元兑换为黄金,退出黄金池。

1967-1968年是转折之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从60年代初的1.5万吨下降至1967年的1万吨,外债则上升至120-130亿美元左右。

在1967到1969年期间,美国外债规模终于超出了黄金储备。

不必等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黄金美元基础,已经土崩瓦解。

人们急于将美元兑换成黄金,1967年11月发生英镑贬值危机后,美国和盟友无法应对,美国财政部官员不得不于1968年3月14日致电英国财政部官员,要求他们关闭伦敦黄金市场。

G10集团召开紧急会议,达成华盛顿黄金协议,形成了两套黄金价格体系,即中央银行间维持35美元/盎司的固定价格,私人市场由市场决定,价格双轨制有天然套利空间,支撑了四年,彻底崩溃。

现在,美国的债务比上世纪70年代更恐怖。

达里奥在播客中说,美国政府的累积债务是年收入的6倍,每个利息支出1万亿美元,占预算赤字的一半。美国政府的支出比收入多40%,而且实际上无法削减开支,只能通过发更多的债和央行印钞还债。

债务问题无解,市场恐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早晚会反映在市场定价中,市场必有一崩,金价上涨是一种心理投射。

其次,美国不可能通过加息来提升美元信用。

70年代是约翰逊和尼克松不允许,现在是老川不允许,社会环境不允许,加息意味着资本市场的下跌,以及失业率的上升和选票的丢失,是万万行不通的。

60年代的美联储主席马丁是很有经验的银行家和决策者,他的任期从1951年到1970年,历史最长。马丁信奉逆周期调节,在其任期的1950-1960年代中期,美国CPI同比一直在0-3%之间波动。

1965年通胀启动上行,马丁的加息建议遭到约翰逊政府、国会、其他理事会成员的联合反对,他得不到加息所需要的多数票。

到了70年代,伯恩斯担任联储主席加上尼克松政府,使用管控物价、逼盟友买美元等各种手段抑制金价,却无法控制住通胀,石油危机更是火上浇油,造就了黄金大牛市。

该加息而不加息,这是伯恩斯被骂出翔的根本原因。现在同样的情形,美国敢加息吗?

现在跟上世纪70年代有点像,有通胀压力,虽然压力没有那么大,老川大骂不降息的联储主席鲍威尔,非农就业率稍有下降,就开始降息。估计现任联储主席下台后,联储的利率政策就会跟着老川走,降个不停。

联储9月已降息25个基点,据CME“美联储观察”,截至北京时间10月9日06:00,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达94.6%,今年年底可能再次降息。

又要降息,又要控制通胀,所以,老川不肯承认气候变化、疯狂控制能源价格,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输出国。

上世纪也是如此,1900年原油价格是1.19美元一桶,到1968年是1.8美元一桶,被摁得死死的。直到中东危机,油价再也控制不住,上述《20世纪70年代滞胀期间各大类资产表现》文章有一张囷。从1968年的1.8美元涨到1980年的37美元,原油价格上涨20倍。

这是黄金大牛市的基本背景,巴菲特现在大举投资石油,估计也是判断,在通胀情况下,美国AI需要电力,原油价格摁不住。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真正成功的举措是抑制了日本的发展,让日本的金融和科技纳入美国麾下。问题是,现在的中国是当初的日本吗?牛不喝水可以强按头吗?

助推黄金的三路资金,央行最重要

即使美国想控制金价,也十分困难。更不必说,美国现在并不想真正控制金价。

助推黄金有三路资金,央行、ETF与散户。

散户是小喽罗,看着价格的大旗跑。不掌握定价权。地位较为重要的是机构,他们掌握部分定价权。

根据国信证券王剑团队的报告,黄金价格与黄金ETF规模几乎同步在9月份启动,本轮黄金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ETF规模上升所推动的,其中,北美基金贡献了绝大部分资金流入。

也就是说,9月份开始的黄金小周期,主要是因为北美基金看好黄金。

但是,与想像的相反,现在欧美机构做多黄金的热情没有被真正点燃。美银的Hartnett说,“很少有人仍然结构性地做多黄金”,在美国银行内部,黄金仅占私人客户资产管理规模的 0.5% 和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的 2.3%,离5%的配置中枢差得很远。

那么,这轮黄金大牛市,到底是由什么推动的?关键驱动力是央行买盘。

截至2025年10月,全球黄金储备总额(global gold reserves)已攀升至4.64万亿美元,较2024年底大增52.9%。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从2010年以来,央行购金成为是最重要的边际效应。

那么,这十几年里,哪家央行购金量最大呢?

根据财经M平方的数据,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名列前茅。实际上,从2008年前后,央行购金行动已经开始,“官方买盘潮”正在让黄金重新成为国家层面上的重要战略储备资产。

黄金购买潮伴随着金价逐步上涨,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没有提出太多的异义。我们只能解释为,中国等国家的黄金储备,是不得不储,一定要储。

中国购买黄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西方国家不支持也得支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基地,尚无完成人民币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锚定,黄金、资金和科技是最好的锚定。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如火如荼,2025年1月22日参考消息网转引俄罗斯卫星社1月21日报道,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95%以上的结算以本国货币卢布和人民币进行。

另据观察者网风闻社区陈经的总结,中国与南美之间的人民币结算也在衔枚疾进。

2023年3月,中国和巴西宣布大豆贸易可弃用美元、直接以人民币/雷亚尔结算,2024年巴西供华大豆中约七成已用人民币计价付汇。阿根廷2025年出口中国的首批大豆100%采用人民币结算,官方称“金砖机制下人民币结算比例已达68%”。乌拉圭、玻利维亚等新兴供应方也在积极接入CIPS。

人民币快速国际化。4月14日,央视报道的数据显示,2024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突破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3%;CIPS系统覆盖185个经济体,年处理跨境支付达175万亿元;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同比激增22.7%……

一系列数据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人民币已从区域结算货币进阶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G2双方在争夺资源,争夺高科技制高点,只有黄金,硝烟弥漫,但一片祥和。从逻辑判断,美国希望人民币国际化,但不希望在国际化过程中,国力超过他们。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来源:叶檀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