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补贴没影了?美农业部长:中国之外的市场,在找了在找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8 09:01 1

摘要:爱荷华州法院刚公布的数字:2023年最后三个月,农场破产案创下十年新高,平均每星期倒三家。

破产名单像雪片一样往中西部飞。

爱荷华州法院刚公布的数字:2023年最后三个月,农场破产案创下十年新高,平均每星期倒三家。

大豆价格被压到2021年最低谷,3.5亿蒲式耳库存堆在粮仓里,像一座搬不走的山。

农民把旧拖拉机开到州府门口抗议,标语只有一句——“春天就要来了,我们没钱买种子”。

这不是简单的“价贱伤农”,而是一场被政治卡住的系统性窒息。

联邦政府停摆第十四天,农业部八成员工在家无薪休假,补贴申请窗口没人收文件。

去年12月通过的临时支出法案,给国防、给边境墙都点了头,就是没给农业留一分钱的“救命钱”。

共和党内部还在吵:有人要把补贴上限卡在70亿美元,有人干脆说“市场会自我修复”。

市场确实在修复——修复掉一批又一批家庭农场。

钱荒只是第一刀,成本是第二刀。

柴油比去年贵28%,一袋磷酸二铵比2020年翻了一倍。

种地变成高杠杆赌博:撒下去的是现金,收回来的是期货报价屏上的绿字。43%的农场主告诉农场局,如果3月前拿不到补贴,他们只能让耕地空着。

空着的地不会立刻长草,会先长银行催收信。

农业债务已飙到5320亿美元,农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突破4.2%,再往上跳一次,就是2008年房贷危机的乡村版。

太平洋另一头,买家正用脚步投票。

巴西大豆对华报价每吨比美豆低15—20美元,中国1月一口气签了600万吨新季合同。

船期排得满满当当,把去年还属于美国的老客户直接“搬仓”。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CEO Jim Sutter罕见松口:“丢掉的中国份额,要花5—8年才能在其他市场补回来。

”翻译过来:补得回来算幸运,补不回来是常态。

华盛顿曾画过三张“替代市场”大饼:英国、日本、印度。

现实是:英国谈判卡在激素牛肉标准,日本承诺的玉米采购量只兑现六成,印度突然把油籽进口关税提高到“劝退级”。

三张饼,没一张咬得动。

于是出现荒诞场景:粮仓爆满,农民却得靠食物银行领免费午餐;全球最大粮食出口国,正看着自己农民排队申请破产。

专家开出的药方听起来像绕口令:普渡大学要搞“市场损失援助计划”,把补贴做成长期保险;前贸易代表呼吁重启中美检验检疫谈判,先把通道撬开一条缝;农场主联合会更激进——想要补贴?

先证明你用了减碳耕作。

每一味药都有道理,每一味药都远水难救近火。

短期看,3月春播前若资金仍不到位,玉米、大豆面积可能缩减15%—20%。

空出来的地要么休耕,要么改种“保险作物”——比如对肥力要求低、但回报率也低的燕麦。

农产品加工厂已经收到预警,库存周转期从30天拉到45天,现金流像糖浆一样越流越慢。

约翰迪尔先动手:宣布二季度减产,供应链上的焊接工、轮胎厂、运输队跟着一起打哈欠。

中长期,美国大豆全球份额可能从32%掉到28%。

别小看这4个百分点,它意味着海运航线重新排布、 elevator(谷物升运机)产能闲置、大学育种项目经费缩水。

更隐蔽的代价在下一代:当农场被银行收走,孩子进城送外卖,祖传的土壤知识、修拖拉机的“土办法”、看云识雨的老经验,会在两代人内失传。

技术可以进口,经验却像古董,碎了就拼不回。

故事讲到这里,必须回到最初那条标语——“春天就要来了,我们没钱买种子”。

种子是农业的源代码,也是政治承诺的试金石。

如果代码被债务覆盖,承诺被党争卡住,春天不会自动发芽,它只会把破产清单拉得更长。

下一次你听到“贸易战只是暂时阵痛”,可以想起这篇文章给出的坐标:破产率+18%、库存+32%、柴油+28%、市场份额-4%。

数字不会喊疼,但会留下疤痕。

疤痕长在美国中西部,也长在每一个相信“自由贸易可以一夜之间重建”的幻觉里。

春天确实要来了,只是有人把种子换成了选票,把耕地换成了口号。

土地不会骗人,它用空荡的田垄告诉路过的人:当政治把农业当筹码,最先输掉的永远是长在地里的那一部分。

来源:程哈哈1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