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灯初上,奔波了一天的人们陆续踏上归途。对大多数人来说,下班回家是卸下疲惫、奔向温暖的时刻。
华灯初上,奔波了一天的人们陆续踏上归途。对大多数人来说,下班回家是卸下疲惫、奔向温暖的时刻。
可当你走到小区门口,发现每天必经的那条小路,被一辆陌生车辆堵得严严实实,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下面这位报警人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
那么这辆车从何而来?为何偏偏停在大家回家的“咽喉”要道上?
顺着报警人的指引,民警很快在小巷里找到了那辆惹麻烦的车。这条巷子本就不宽,仅能容一辆车通行;可自打这辆车停在这儿,路就被堵得满满当当。
后续车辆进退两难,想进的进不来,想出的出不去,整条巷子彻底卡死。更让居民窝火的是,他们围着车身找了好几圈,不仅没找到挪车电话,还发现这辆车连牌照都没有。
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小巷变成“死胡同”。
了解情况后,民警对这辆堵路车辆进行了仔细勘查——通道被堵,找不到挪车电话,连最基本的车牌信息都缺失。
然而,当民警透过车窗向内观察时,竟发现原本该悬挂在车头车尾的车牌,被车主随意放在了后备厢里。
由于始终无法联系到车主,最终在民警的建议下,报警人拨打了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由交警部门介入处理。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这起看似普通的“堵路”事件,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个别公民规则意识的缺失与社会责任感的淡薄。
将车辆随意停放在生命通道之上,已不仅是关乎道德的“任性”,更是一种涉嫌违法的行为。
车牌置于车内,无疑是对交通法规的刻意规避,其性质尤为恶劣。
社区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畅通无阻的公共通道是保障居民安全与便利的底线。
任何将其据为“私人车位”的行为,都是对他人权益的侵犯,也为社区安全埋下了隐患。
试想,若此时发生紧急情况,消防车、救护车无法进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构建和谐社区,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共同努力。它体现在将车辆停放在划定区域的自觉里,体现在挪车电话主动留下的细节中,更体现在“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将心比心里。
此事最终交由交警处理,体现了法治是解决此类矛盾的最终途径。
我们呼吁每位市民都能敬畏规则、遵守法律,让“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光彩,共同守护好我们回家的最后一百米,让此类“堵心”之事不再上演。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