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团队建设”变成“人格摧毁”,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企业管理的边界?10月16日,惠州街头一幕令人震惊:一群成年人在公共场合跪地爬行、学狗叫,被拍下视频后广泛传播。事后证实,这是某教育公司组织的“突破自我”培训活动。社区回应称已“提醒”该公司注意方式方法——轻描
当“团队建设”变成“人格摧毁”,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企业管理的边界?10月16日,惠州街头一幕令人震惊:一群成年人在公共场合跪地爬行、学狗叫,被拍下视频后广泛传播。事后证实,这是某教育公司组织的“突破自我”培训活动。社区回应称已“提醒”该公司注意方式方法——轻描淡写的处理,难掩事件背后的深层危机。
此类极端团建的本质,是伪心理学包装下的精神操控。它打着“激发潜能”“打破舒适圈”的旗号,实则通过集体羞辱制造服从性测试。参与者在群体压力下被迫“自愿”参与,一旦拒绝,便可能面临职场排挤。这种以牺牲人格为代价的“成长”,早已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更讽刺的是,组织者竟是一家“教育公司”。教育的核心是唤醒人的尊严与独立思考,而非将其驯化为匍匐于地的顺从者。当教育者自身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又怎能培养出有良知、有担当的公民?
公众的愤怒并非源于对创新团建的排斥,而是对人性底线被践踏的本能反抗。社区的“提醒”形同虚设,唯有法律亮剑,才能遏制此类活动的蔓延。
客观上来讲,用狗的姿态训练“人才”,最终培养的不是精英,而是失去脊梁的奴才。真正的突破,从不该以尊严为祭品。
来源:屎壳郎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