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之后,辽宁省各高校的表现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这个榜单不是单纯的排名,背后体现着辽宁高等教育的新走向,也是给准大学生和家长的一种新思路。
辽宁高校排名新突破:考生择校的新风向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之后,辽宁省各高校的表现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这个榜单不是单纯的排名,背后体现着辽宁高等教育的新走向,也是给准大学生和家长的一种新思路。
这一次榜单涵盖了辽宁省41所本科高校,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大连理工大学仍然排名第一,依旧牢牢守住第一名;东北大学也不负众望,凭着自己的实力排在第二位;最出人意料的是大连交通大学,竟然从之前的位置跳了19个名次。辽宁科技学院历史性突破首次闯入前40。而各校的名次也或多或少透露出学校的一些努力与教育思想的转变。
从这次排名里可以看见,辽宁高等教育界正在展开转型,以前大学发展的时候常常追寻千篇一律的综合性高排名,现在许多高校渐渐走上不同道路。每所学校都在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领域,形成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链接到社会、产业的需求上。
家长和学生对大学的标准也有所改变,排名还是有参考意义的,但不再是唯一的指标了。更多人关心专业本身的实力,学校的学校产业对接状况,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之类更为具体的地方。就业前景是否良好、 职业发展稳定不,这也是择校时不得不考虑的。
东北大学表现依然不错,是有着“985工程”、“双一流”名头的研 究型院校,其学科优势毋庸置疑。像自动化专业就是A级+,这个好不光是体现在理论上面,更是体现在就业上,从数据上看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有41.3%进了全球500强企业里面去,这也能反映的教育,并且与现代产业相结合。
围绕科技前沿,东北大学与华为、东软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创建了12个联合实验室。这些平台能让学生在校时就能直接加入产业革新,取得行业经验,“研究型”的培养模式体现出学校服务于社会科技进步的担当,并加强了毕业生的职业市场“硬通货”价值。
大连交大就走了完全不一样的路,作为服务轨交领域应用型的院校,并不走综合排名路线,而是在自己的赛道内做出了非常独特的工作成果。该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起薪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7%,取得这样成绩的关键在于与中国中车、轨道交通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企业与高校一起成立实践中心给学生营造实际的项目实践环境,培养了一批批“双师型”人才。
这种深度产教融合的模式,解决了大学教育与具体行业脱节的问题,大连交通大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一所特色院校与产业牵手合作,弯道超越的典型样本。
另一所关注度比较高的就是辽宁科技学院,这所学校处在本溪地区,地理、资源条件都不太优越的环境下,但是它靠着“贴近地方经济”的发展观念慢慢走出了困境。与本溪产业龙头企业比如本钢、上海医药等等建立长久的合作,辽宁科技学院的毕业生在本溪就业的比例高达79.2%。这种捆绑当地经济的做法,既让学生对口就业又让学校在地区发展中有份。
辽宁科技学院正在采用一种叫做“校企双导师制”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这种模式让在校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项目当中去,在工作环境中获取实践经验。该所学校设置的智能矿山实训基地,它不单单是个国家级示范基地而已,同时也是学生接触真正矿山生产环节的重要场地。这些具体技能一学就会,到毕业就能上手工作,不用再磨合。
从排名的变化可以看出,辽宁高校正在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位置。对研究型大学而言,比如东北大学,就是要不断创新、发展高端技术,要成为“顶梁柱”。“。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科技学院这些有特色的学校,则专攻某一个行业的或是某个地区的经济,这样也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力。这样差异化发展就让整个教育体系更有生机,也能更好地符合社会多种需要。
随着人们择校观念的改变,家长们和学生们不再认为排名是唯一的选校依据了,他们更关注学校的专业是否强大,学校与行业的连接是否紧密以及能否为今后的职业生涯给予足够的支持。也有人现在挑学校会关注是不是毕业就进入行业核心岗,能不能帮学生攒职业资源。这样择校的思路往往要比单纯追求排名更加科学些。
辽宁高校的新变化,某种程度上为全国范围内高教改革提供了某些借鉴,如何依据自己的特点精准定位、如何平衡综合实力与特色发展,都是高校在面对区域经济振兴和培养需求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你是考生或家长,你会关心学校的总体排名还是它的专业表现,在选学校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考虑到产业对接率以及本地就业网络的支撑情况?这些可能会成为择校时的重要考量之处,也会给之后更多的高校提供一些发展方向。
来源:修洁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