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碧婷父亲在网上发了张正面自拍,把“病危”传闻直接掐灭了。照片里他精神看着不错,脸色红润,体态也比此前住院时好,配文还带着几分讥讽,把热搜的节奏推到另一个方向。
郭碧婷父亲在网上发了张正面自拍,把“病危”传闻直接掐灭了。照片里他精神看着不错,脸色红润,体态也比此前住院时好,配文还带着几分讥讽,把热搜的节奏推到另一个方向。
从这张自拍以后,事情就变得清清楚楚起来。那条配文挺直接:“请大家有空来吊唁一下,上根香”,还带了个表情。有人看着像是自嘲,有人觉得是回怼。评论区他把这段时间的状况交代得更明白:前阵子确实因为水肿和体重波动住过院,但现在好了;年纪大了,肚子回不去,别再说他“病危”了。语气里既有点生气,也带着开玩笑的味道,明显不想被外界随便下结论。
要把时间线理一理,事情的起点是10月4日。那天向太在一段视频里讲选儿媳的标准,正面夸了郭碧婷,说她孝顺、有爱心、独立,还提到郭碧婷常驻台北是为了照顾她父亲,并说郭碧婷从来不用婆家钱去补贴娘家,全靠自己。讲到后面,向太提到了郭父的病情,说了句“爸爸的病不知道会不会好”,然后补了一句“可能是最后的日子”。这句没做更多解释的话,一出,就像火星碰到汽油,网络上立刻炸开了锅。
网友和媒体的反应很快跟上。有人把那句“可能是最后的日子”当成定论去传播,媒体也开始翻出郭父以往的住院记录来拼图。回顾里能看到:去年他确实住过院,当时还半开玩笑说自己在“病房度假”;今年五月因为心脏问题住了一段时间,后面有好转。基于这些既往病史,加上向太的视频,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开始替他祈福,讨论声越聚越大,情绪也被推高。
在这些网络讨论当中,郭父其实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先是在社交平台发了外孙女的生日视频,画面里笑容自然,看起来不像“最后的日子”。有网友在评论里试探他身体情况,他干脆一句话回应:“还要什么健康,有人都说我病重病危了。”这话明显带着不耐烦:别随便瞎传。
传闻没停,人气有了,郭父在10月14日发了那张正面自拍,基本把那些不实传言按在了地上摩擦。他在后续评论里讲得更细:之前是水肿导致体重波动,后来逐步恢复,年纪到了腹部回不去也正常,但总体状态并无大碍。用戏谑的口吻去回击流言,这种方式让不少网友觉得,“怼”得痛快也合情合理。
被点名的自然有人有意见。有人把矛头对准了向太,觉得她不一定掌握最新情况就公开谈父亲病情,不够谨慎;也有人怀疑她可能借着这些话题博关注。还有一部分人回忆起郭父与向家的情感线索:最开始他对郭碧婷和向佐的婚事有所顾虑,后来又把向佐当亲儿子来看待。这种关系进展里,情绪有时是复杂的。被人拿到公众场合去讨论,作为当事人被冒犯,到底会不会生气,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媒体和网友讨论分成两个方向:一边指责信息传播过快、核实不到位,另一边把注意力放在那句“可能是最后的日子”,觉得用这样的表述去吸引眼球不妥当。郭父的幽默回应一度把话题往轻松处拉,但围绕向太和郭家的讨论并没有马上消停,热搜上还在发酵。
在这件事里,可以看到几件比较常见的事:公众人物的家庭事容易被放大、片段话语在传播链条里会失真、以及当事人在被动处境下会选择公开发声来澄清事实。郭父用一张自拍和几句直白的话,把一些不实的猜测踩下去了,也把舆论的焦点从“病危”往人情与表达方式转移了一点。事情到这里,不少人松了口气,也有人继续盯着事发前后的语句和反应,想把整个过程看得更清楚。
来源:幸运梦想Jorex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