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援派干部人才先进典型风采录丨镌刻在雪域羚城的滨海足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7 21:45 2

摘要:陈峰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古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现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委常委、副市长。2024年1月,陈峰作为天津市第四批援甘党政干部,从渤海之滨的现代都市,奔赴平均海拔近三千米的雪域高原。近两年来,他怀揣对组织的忠诚与对人民的赤诚,以“不负韶华、不负使命”

津滨海讯(记者 范炳菲)陈峰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古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现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委常委、副市长。2024年1月,陈峰作为天津市第四批援甘党政干部,从渤海之滨的现代都市,奔赴平均海拔近三千米的雪域高原。近两年来,他怀揣对组织的忠诚与对人民的赤诚,以“不负韶华、不负使命”的信念,扎根雪域、情系高原,生动书写着津甘协作的新篇章。

扎根高原天地 融入群众生活

初到合作市时,正值寒冬。甘南的空气干冷刺骨,高原缺氧让人辗转难眠。床头的加湿器和制氧机成为最亲密的伙伴。面对着高寒艰苦的环境,他并未因身体的不适而有丝毫懈怠,而是把每一个不眠之夜都当作思索的契机:白天走访调研发现的问题,夜里逐条梳理;即将开展的帮扶项目,在脑海中反复推演。他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唯有走进高原,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

(右二为陈峰)

短短几个月里,他走遍历年援建项目,了解产业联农带农情况;他一次次翻山越岭,丈量出一份津甘合作的“成果地图”。高原的艰苦让他黝黑消瘦,体重锐减三十斤,曾经白净的面庞镌刻下风霜与坚毅。他打趣说自己已是“地道的甘南人”。但在他心里,那黑与瘦,正是融入这片土地的最好注解:黑,是奋斗留下的印记;瘦,是扎根高原的执着。

聚力协作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

陈峰始终把“推动合作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作为首要职责,统筹发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动员等机制作用,一体推进“四项行动”和“三个专项工作”,在促消费、稳就业、兴产业等方面多项发力。

他深知,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根基。结合合作市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他坚持“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的导向,把生态产业园区共建作为牵引点,引导东部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汇聚于此,通过“东部企业+西部资源”的模式,积极引进天津优质企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对闲置羊肚菌种植基地进行升级改造,成功转型为平菇种植基地。依托高原地区夏季凉爽的气候优势,发展反季节平菇种植产业,精准填补了夏季平菇市场的供应空白。推动牦牛乳制品、中药制剂、饲料加工、高原农特产品深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重塑合作市产业品牌价值。

在陈峰的推动下,合作市经济联合总社正式落地甘南津街,通过联合总社平台,各村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优势互补,为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联建发展模式,助推合作市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品牌打造提供了新路径。推动合作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挂牌成立,邀请天津企业举办“私域电商”培训班,培育起一支懂市场、能运营的本土电商队伍。邀请天津美疆牧场、向往“90”平台等企业开展助农私域直播带货活动3场,吸引十万余人在线观看,累计销售额达400余万元。与此同时,消费奖补资金逐年增加:2024年投入120万元,撬动销售额1亿元;2025年计划投入160万元,预计带动销售1.2亿元。甘南农特产品通过展会、直播和推介活动走向全国市场,羚城的美誉度不断提升。

打造文旅标杆 焕发城市活力

合作市被誉为“青藏之窗·雪域羚城”,平均海拔超3000米,具有独特的高原生态景观,是甘青川藏区的重要门户,既拥有青藏高原特有高山草甸草原地貌的美仁大草原,森林与草甸交织、“林草共生”的当周草原风景区,也有壁画规模巨大、绘画技法高超、艺术价值深厚且独特的米拉日巴九层佛阁。

立足合作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他以文旅融合为切口,推动合冶旅游风情线上极富民族风情的藏家村落—俄合拉村从“土坯房、泥泞路”的落后村落,蜕变为甘南旅游标杆村,2024年,俄合拉村正式列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两年间,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200余万元、对口支援资金800余万元,建设乡村旅游设施,完善村容村貌。如今,村庄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就业40余人,累计分红135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的“双丰收”,俄合拉村也成为“合冶公路旅游风情线”上的璀璨明珠。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他充分借力新媒体资源,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合作,邀请全网500余万粉丝的“红鲤鱼与绿鲤鱼”组合—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刘纪铭和万毅夫担任“津合文旅大使”,用幽默的快板和视频形式讲述合作故事,累计创作价值40万元的短视频作品,在全网传播合作市的山川人文和风土民情。通过“流量+文化”的方式,让合作市焕发出新的吸引力。

深化互访交流 提升帮扶实效

陈峰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援甘工作的主线。他健全津甘两地互访沟通机制,推动滨海新区与合作市党政领导互访交流,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对接。仅2024年以来,两地党政部门、乡镇街道和社会组织互动交流达19次157人次,创历年新高。他大力推动两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组织青少年、妇联、文化和旅游等领域交流活动10余场。特别是“书香甘南”读书分享会暨滨海新区全民阅读大会首次走出高原,成为促进两地文化互鉴、增进人民友谊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拓展了两地文化交流渠道。

为切实提升当地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陈峰积极协调沟通,成功引进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远程诊疗系统,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当地群众无需长途奔波,就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来自天津的优质医疗资源与专业诊疗服务,为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津甘之间,已不仅是地理上的对接,更是心灵上的契合。干部互访,企业互动,群众交心,逐渐编织出一张密不可分的“同心网”,推动协作支援工作走深走实。

从渤海之滨到雪域高原,跨越的不只是地理的千山万水,更是心灵与责任的辽阔空间。陈峰以实干为笔,以汗水为墨,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镌刻在甘南的山河间。他常说:“援甘不是短期的任务,而是一份终身的牵挂。”在这片平均海拔三千米的土地上,他留下的是脚印,更是信念;他带去的不只是项目和资金,更是理念与希望。陈峰的故事,是万千援派干部的缩影,是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战略的生动注脚。正是这一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和担当,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磅礴力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津滨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