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羊城慈善月” 番禺多维发力:活动多元、数智赋能,绘就 “慈善之区” 新图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7 17:35 2

摘要:涓涓细流,善聚成海。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与2025年“羊城慈善月”的温暖氛围中,番禺区以深化“慈善之区”建设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慈善活动,全面激发社会向上向善力量,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慈善之区”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涓涓细流,善聚成海。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与2025年“羊城慈善月”的温暖氛围中,番禺区以深化“慈善之区”建设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慈善活动,全面激发社会向上向善力量,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慈善之区”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活动多元:慈善盛景温暖人心

番禺处处洋溢着慈善的温度。今年“羊城慈善月”期间,全区慈善活动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充分展示了慈善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

慈善地标亮灯,传递慈善温度。“中华慈善日”当天,在“点亮一盏灯 温暖一座城”活动中,全区各镇街慈善会、慈善空间等的LED纷纷为慈善亮灯,循环播放“9·5中华慈善日”宣传海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等慈善标语,提升慈善事业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

慈善的公信力,源自公开透明。同在9月5日,番禺区慈善会通过线上平台向社会主动“晒账单”,详细公开2024年度慈善收支情况。账单显示,全年捐赠收入达11,003.96万元,捐赠支出为8,769.87万元,并进一步细化为慈善救助业务支出286.97万元、定向捐赠支出2,032.23万元、社区慈善基金支出2,268.69万元等具体项目。与此同时,番禺区举办“与爱同行 温暖番禺”公益开放日,通过开放参观、互动交流、实地体验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慈善机构的日常运作。通过财务透明与开放日互动,慈善组织的专业性与可信度得到进一步彰显,慈善的社会认同感也随之提升。

近年来,番禺区积极探索“慈善+”融合模式,通过科技形式让公益融入日常。2024年在全国率先推出“益起付”慈善消费捐智慧实时分账系统,自试点以来成效显著,累计交易笔数达12.8万笔。2025年“羊城慈善月”期间,番禺区正式启动“禺山有爱 善商行动”招募活动,广泛发动商家加入,推动慈善事业与实体商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人人可慈善、处处有善景”的慈善样板,实现共创共益。

慈善商家参加“激情十五运 活力大湾区文明伴我行”暨《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五周年主题宣传活动

温情不仅体现在制度创新,更体现在对个体的关怀。“羊城慈善月”期间,由番禺区慈善会联合番禺区社区志愿者协会发起的“禺愿行动”微心愿行动之羊城慈善月专场圆满收官。这场覆盖大龙街、南村镇、市桥街、石楼镇、沙湾街、沙头街6个镇街的慈善行动,以68个微心愿、价值9670.63元的爱心物资为困难群体送去实实在在的关怀,让“慈善资源+志愿服务+社工专业”的创新实践绘就出民生幸福的温暖画卷。

“禺愿行动”微心愿圆梦入户活动

此外,番禺区在“羊城慈善月”期间还推出了“纺织之光”2025年度大会的非遗精品公益拍卖、“月满人间·诗咏中秋”2025中秋诗会慈善金曲夜、“善润童心·爱满禺山”慈善主题作文征集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有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盛会,也有面向青少年的公益实践,更有面向社会公众的慈善体验,活动形式多元、内容丰富,处处洋溢着温暖善意,营造出全民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

“月满人间·诗咏中秋”2025中秋诗会慈善金曲夜活动

番禺实践:打造慈善之区样板

善策先行,护航慈善事业行稳致远。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迈入了法治化轨道。广州率先启动慈善领域地方立法,健全慈善事业法治化制度体系。近年来,番禺区积极响应广州市“慈善之城”建设,先后发布《番禺区创建“慈善之区”工作方案》《广州市番禺区深化“慈善之区”建设实施方案》,开展“慈善之区”建设工作,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在这一系列顶层设计的指引下,番禺区的慈善事业实现了从分散化、活动化向体系化、常态化的深刻转变。其成功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搭建起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三级联动、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参与运作机制,为番禺区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是番禺区积极构建区+镇(街)+村(居)“1+16+277”三级慈善服务网络,并创新打造“善+”多元慈善阵地,涵盖慈善公园、慈善超市、慈善综合服务阵地、慈善空间、慈善商圈、慈善产业园、善事厅(堂、亭)和善事院等,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慈善网络,让公益慈善触手可及;

三是积极拥抱数字浪潮,以数智平台系统建设为驱动,打造“1+N”信息体系,即1个慈善组织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和电子票据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慈善救助系统、“益起付”慈善消费捐赠智慧实时分账系统等N个独立业务系统,不断提升慈善服务的数字化水平,推动慈善工作的转型升级。

番禺区慈善业务综合服务阵地揭幕

在这片热土上,人人参与、守望相助的全民慈善文化深入人心。从机关干部到企业员工,从学校师生到社区居民,从爱心商家到普通市民,番禺区通过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动员和便捷多样的参与渠道,让慈善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融入城市肌理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

近年来,番禺区创新“党建+慈善”协同模式,党员带头参与社区“微心愿”等品牌项目,组建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帮扶活动。同时,还通过“双报到”机制推动党组织与社区慈善深度融合,形成政府推动扬善、党员带头行善、居民主动积善的良性循环。

每年热闹非凡、爱心满溢的慈善健康行活动,以慈善健步的方式为“善暖番禺·慈善救助”项目募集善款;“微心愿”行动精准对接个体需求,让慈善变得具体而微、触手可及;社区慈善基金则激发了居民“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意识……这种“人人可慈善、事事皆公益”的浓厚氛围,是番禺“慈善之区”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在番禺区“慈善之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与生动实践中,番禺区慈善会始终扮演着核心引擎与关键支点的角色。自成立以来,番禺区慈善会便与时代同行,蹄疾步稳地走出一条独具番禺特色的慈善之路。二十余年来,番禺区慈善会奠基铺路、创新探索、薪火相传,汇聚慈善力量,播撒人间大爱,在扶危济困、敬老助学、改善民生、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多元领域尽显责任担当,为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番禺力量。

来源:番禺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