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上午,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足球项目(十一人制男子组)开赛仪式在南海体育中心盛大举行。来自全国12支代表队的216名运动员、69名工作人员及50名技术官员齐聚佛山,以勇气为帆、团结为桨,共赴这场逐梦绿茵的体育盛会。
5月17日上午,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足球项目(十一人制男子组)开赛仪式在南海体育中心盛大举行。来自全国12支代表队的216名运动员、69名工作人员及50名技术官员齐聚佛山,以勇气为帆、团结为桨,共赴这场逐梦绿茵的体育盛会。
开赛仪式。
绿茵首战 广东队主场告捷
开赛式上,在全场观众的热切注视下,12支参赛队伍携手裁判员、志愿者代表依次亮相,展现昂扬风貌。运动员代表与裁判员代表庄严宣誓,将恪守竞技精神,确保赛事公平公正。随后,精彩绝伦的醒狮表演、充满活力的啦啦操等特色节目轮番登场,将佛山“醒狮发源地”的深厚文化底蕴融入体育盛事,为开幕式增添浓郁的地方风情。
开赛仪式。
醒狮表演。
开赛式结束后,首场焦点之战随即在南海体育中心内场点燃战火,由东道主广东队对阵云南队。比赛伊始,广东队攻势迅猛,开场仅10分钟,11号球员谭遂名便率先破门,为球队拔得头筹。下半场,15号黄土瑞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长驱直入,再下一城。最终,广东队以2:0的比分完胜云南队,取得开门红。来自佛山三水的运动员陆永健代表广东队出战,他难掩激动之情:“能在家乡的赛场上比赛,我感到无比自豪!家人都来现场为我加油,我一定会以最佳状态迎接后续的每一场比赛。”
比赛现场。
近年来,佛山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交相辉映。全市拥有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世纪莲体育中心、岭南明珠体育馆、南海体育中心、顺德德胜体育馆等现代化场馆设施完备,曾成功承办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网球巡回赛等重大赛事,办赛经验丰富。龙舟竞渡、醒狮表演、武术展演等民间体育活动在城乡遍地开花,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叠滘龙舟漂移等特色赛事更是火爆出圈,点燃全民运动热情。
作为本届残特奥会首个夏季项目,本次聋人足球项目竞赛日程将从5月17日持续至24日,小组赛、半决赛、决赛将在南海体育中心与世纪莲体育中心交替上演。本次赛事不仅为残疾人运动员搭建了挑战自我、追逐梦想的舞台,更向全社会传递了平等、尊重、残健共融的价值理念,展现了佛山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与文明高度。
全链保障 贴心服务暖赛场
随着赛事在南海体育中心鸣哨开赛,南海以全链条保障体系,将人文关怀注入赛事每个环节,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与全民参与的热情,勾勒出残特奥盛会的温暖底色。
在赛事核心阵地南海体育中心,一场“无障碍革命”让竞技舞台充满温情。场馆内,高对比度标识在自然光下清晰醒目,防滑坡道、盲文指引、震动提醒装置等设施,为听障运动员构建起“看得清楚、走得顺畅”的参赛环境。据悉,赛前南海体育中心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2.0工程”,确保让观赛与竞技都能实现“硬件设施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的目标。
“从队伍报到,到今日比赛圆满结束,深切感受到赛事各环节都做得出色。志愿者服务热情周到,交通安排井然有序,场地热身设施一应俱全,后勤保障无微不至,每方面都无可挑剔。尤其今天天气条件给我们带来考验,队员们最终能拿下比赛,着实不易。”广东队主教练李立志称赞道。
赛事服务的“软支撑”同样彰显专业温度。300多名志愿者经过急救、手语、礼仪等专项培训,在场馆内引导参赛队伍与观众。专业手语翻译老师全程驻场,他们的手势如同无声的桥梁,在运动员与工作人员之间搭建起沟通纽带。据了解,南海区制定了《项目竞委会工作实施方案》,从筛选配备可视门铃灯的无障碍酒店,到联合高校招募志愿者,再到建立食品安全与安保的全流程监管体系,用“绣花功夫”编织起细致入微的服务网络。
专业手语翻译。
观众胡合心是一位残障人士,她表示,作为首次来到现场观赛的观众,切实体会到了场馆无障碍设施的完备。志愿者们给予了耐心的帮助,这一切都让她感觉既方便又暖心。“最令我触动的是球场上那些克服听力障碍的运动员们,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实在令人震撼。”
城市的热情也在大街小巷蔓延。佛山一环高速路口的电子屏循环播放“追梦大湾区 出彩人生路”的标语,21处大型户外LED屏与178个电子显示屏组成“光影矩阵”,让“喜洋洋”“乐融融”吉祥物的形象从商场橱窗跃入公交站亭。同时,南海划定博爱中路、海八西路等4条赛事专用车道,构建起“快进快出”的赛事通行网络,保障赛事期间交通顺畅。
此外,南海正以赛事为纽带,将岭南文化基因融入城市发展脉络。赛事期间,南海推出“跟着全运游南海”精品线路,将功夫文化、龙舟基地等特色资源将串联成消费新场景,举行残健共融艺术作品展、无障碍研学之旅等活动,让残特奥精神从赛场走向市民生活。
文/南海融媒记者 洪晓诗
图/南海融媒记者 洪晓诗 韩贝特
视频/南海融媒记者 韩贝特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