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发现:经常晒太阳的肝病患者,不用多久,身体或有5大变化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7 14:42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45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先生确诊慢性乙肝已经两年了,平时吃药规律,也定期复查。但最近一次复诊时,医生却提醒他:“你这个人,还是太宅了,多晒晒太阳,对肝好。”

张先生一脸疑惑,晒太阳和肝脏有啥关系?他脑子里浮现的还是小时候晒太阳补钙的说法,从没想过这跟肝病能扯上关系。

不过,最近一项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似乎让这个老观念焕发了新意义。

2023年,剑桥大学在《Hepatology》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了超过3万名肝病患者的生活习惯与病情变化。结果发现:经常接触阳光的人,肝功能指标更稳定,病情进展更慢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现象与维生素D的作用密切相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这种营养素对肝脏的免疫调节与抗炎反应有积极影响。

很多人以为肝病就是肝炎或肝硬化,其实不全对。脂肪肝、酒精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都属于慢性肝病范畴。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炎症反应、免疫紊乱和代谢异常

而维生素D恰恰在这几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

降低肝脏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肝细胞损伤;

调节免疫系统,减少肝脏自身免疫攻击;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脂肪肝风险。

但问题是,70%以上的肝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长期居家、作息紊乱、饮食结构单一,都会导致体内维D水平下降。

所以,晒太阳,不仅是补维D,更是对抗肝病过程中的一剂“天然辅助药”。

1. 肝功能改善

临床发现,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患者,其ALT、AST等肝酶指标更稳定,肝细胞损伤更轻。晒太阳能帮助维持这些指标在正常范围,延缓病情进展。

2. 精神状态更好

肝病患者常常伴有疲乏、情绪低落。阳光可促进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改善抑郁与焦虑,让人状态更轻松。

3. 骨密度下降风险降低

很多肝病药物(如抗病毒药)会影响钙代谢,增加骨质疏松风险。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保护骨骼,减少骨折事件。

4. 免疫力增强

慢性肝病患者免疫力本就偏弱,晒太阳可通过提升维D水平,调节免疫应答,增强抗病毒能力,尤其对乙肝、丙肝治疗有帮助。

5. 睡眠质量提升

肝功能异常会扰乱生物钟,影响睡眠。而适量日照能重建昼夜节律,改善入睡困难、夜间惊醒等问题。

当然,晒太阳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更不是越热越晒得越补。

国家卫健委建议,每天日照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免紫外线强烈的正午时段。

皮肤直接暴露效果更好,比如手臂、小腿等,不建议隔着玻璃晒。老年人、皮肤敏感者应注意防晒保护,避免晒伤。

如果生活在日照少的地区或冬季,可考虑补充维生素D制剂,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大量补充。

很多慢性肝病患者平时不爱出门,一待就是一整天。吃饭、休息、娱乐都在家里,连窗帘都不愿拉开。

长此以往,不仅维生素D缺乏,情绪也容易低落,免疫力更是每况愈下,这对肝病恢复是极为不利的。

晒太阳不是万能良药,却是肝病康复中最简单、最经济、最被忽视的好习惯。从今天开始,别再让阳光被浪费。哪怕只是楼下走一圈、阳台坐十分钟,也可能悄悄改变你的身体状态。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维生素D缺乏防治指南》.2020年发布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来源:敏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