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商行:“一产一策”“一县一品”精准滴灌特色产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13:24 1

摘要: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涉农贷款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股票代码:601077.SH/03618.HK)紧紧围绕重庆市及各区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创新“一产一策”“一县一品”服务模式,全面对接重庆市千亿级生态特色产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涉农贷款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股票代码:601077.SH/03618.HK)紧紧围绕重庆市及各区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创新“一产一策”“一县一品”服务模式,全面对接重庆市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特色产业,倾力助推全市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为了推动重庆特色产业发展,重庆农商行在总行层面成立特色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创建乡村振兴特色机构,制定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考核方案。如,该行成功构建起以“组织保障+产业深耕+科技赋能+考核驱动”四位一体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深度融入地方产业布局,推动地方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生态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已推出“云阳面业”“中药材”“三峡柑橘”“生猪养殖”等超40个特色化、标准化、专属化金融服务方案,持续推动特色产业金融服务扩面增量,推动全行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超170亿元。

在云阳,家喻户晓的重庆小面,主要由云阳人制作的,云阳鲜面产业,在全国鲜面市场占有率约70%,面坊超过6万家,覆盖全国2700多个县市(区),大约20多万人从事面食加工行业,“云阳面工”已成为重庆市重点培育的50余个劳务品牌之一。面工户籍在云阳,多为家庭式小作坊,规模较小而散,难以在务工地获得金融支持。为解决面工融资难题、支持面业发展,重庆农商行与云阳县政府联合建设“云阳面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打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面馆的全产业链条,构建面业供应链生态体系,让云阳面业形成品牌效应、聚集效应及规模效应。同时,该行通过“整村授信+平台数据+线上申贷”,创设了“云阳面业贷”信用产品,推进解决异地创业面工的融资难题,形成了“政府+金融+产业”的协同业务发展模式。

在荣昌,重庆农商行创新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拓宽押品范畴——增加了活体抵押,拓宽了涉农产业融资渠道,目前在全行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在江津,针对花椒产业推出“花椒贷”,为产业链上的种植户、经销商、加工厂等提供精准金融支持,有效满足了花椒产业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助力江津花椒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2亿元,实现“小花椒”撬动致富“大产业”; 在奉节,推出“脐橙贷”助力脐橙产业发展,帮助果农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品质;在涪陵,推出“榨菜贷”为榨菜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推动涪陵榨菜产业不断升级;在巫山,巫山的脆李种植户只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基础材料,即可通过重庆农商行的线上渠道申请“巫山脆李贷”,点点手机就能完成从申请到放款全流程,极大地解决了种植户在脆李收购季的资金短缺问题……这些特色产品额度灵活、利率优惠、办理便捷,深受农户和企业的广泛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特色产业,重庆农商行还打造了特色服务机构。如,该行在榨菜之乡涪陵设立“榨菜银行”、在石柱设立“黄连银行”等等,共打造了100余家乡村振兴特色机构。这些特色机构深入了解当地产业特点和客户需求,为农业产业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综合化、品牌化的金融服务,实现了金融服务与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重庆农商行积极强化科技赋能特色产业发展。通过自研自建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细分产品快速上线、细分客群自动化审批、细分产业标准化授信,最快两周即可上线一个新客群产品,10分钟完成调查,1分钟出具额度,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该行还推出乡村版手机银行、方言银行、空中银行等数字助农服务,为乡村各类客群提供全渠道、7×24小时金融服务,有效弥合了农村地区的“数字鸿沟”。

此外,重庆农商行还积极拓展金融服务场景,通过“乡村有好物·渝快助振兴”直播带货活动、搭建积分商城助农专区等方式,创新消费帮扶模式,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如,2024年,该行开展了多场直播带货活动,累计吸引上百万人次在线观看,有力地推动了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助力重庆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邹雨璠)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