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真正扎心的,是陈皖枝自己补的那刀——“他喂我,我照单全收,因为那一刻我觉得被需要。
“胖成330斤,是爱情最毒的糖衣。
”
刷到这条旧闻,评论区一水儿骂丈夫“杀人不见血”。
可真正扎心的,是陈皖枝自己补的那刀——“他喂我,我照单全收,因为那一刻我觉得被需要。
”
原来,刀把子一直握在她手里,只是递刀的人叫“爱”。
很多人以为故事到切胃就剧终,其实最惨的章节才刚翻开。
胃切了,子宫又亮红灯,腺肌症疼到打滚,医生甩下一句“再切就真没娃了”。
那天她蹲在病房门口,把十年来的外卖小票撕得稀碎,边撕边哭:票根能丢,肉长在自己身上,甩都甩不掉。
2023年,她搬出老公家,只带一口电饭煲。
直播里有人刷屏“离婚了吗”,她没正面回,只把镜头对准冰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色糙米、即食鸡胸、200ml分装牛奶。
弹幕瞬间安静,懂的人秒懂:这是把“被爱”的主动权,从别人手里抢回来了。
最戏剧性的是,分居后体重反倒稳在180斤,血糖血压一路绿灯。
医生私下跟记者嘀咕:“伴侣不在场,她暴食发作频率降了六成。
”数据冷冰冰,道理却烫手——原来让人发胖的不是饿,是有人拼命往你嘴里塞“安全感”。
省妇联拿她案例拍了个短片,片尾一句话弹幕刷屏:“以爱为名的投喂,本质就是喂毒。
”视频上线一周,2000多个姑娘预约心理咨询,后台留言最高频的一句是:“我怕胖,更怕他嫌我瘦。
”
现在她每周三去浙二医院报到,针灸+中药灌肠,子宫出血量从“洪水”变“小雨”。
医生松口:暂时不用切。
她把这消息发在500人减肥群里,加了一串括号:(子宫保住了,姐妹们别再为了谁糟蹋自己)。
今年6月,她成了肥胖防治联盟的公益大使,手册里她亲手写了一页:
“别信‘你胖一点才可爱’,真爱你的人,只会说‘吃完咱去散步’。
”
字歪歪扭扭,像小学生,却没人笑——因为那就是普通人能抓住的救命绳。
故事写到这儿,没有逆袭女神,也没有手撕渣男,只有330斤摔出来的教训:
把食欲拴在别人的嘴上,迟早崩盘;把安全感咽进自己肚子,才能回血。
还在被“喂爱”的人,记住一句:
筷子在你手里,胃在你自己身上,说不吃的那一刻,你就已经瘦了。
来源:饿龙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