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公益性的服务型企业,近年来,多地公交公司被曝存在运营困难。宝鸡市公交公司近年来也面临运营成本高、三年疫情客流下滑、新能源车配套投资大等运行发展瓶颈问题。
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宝鸡报道
10月16日,交通运输部主办的“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宣传活动在陕西省宝鸡市启动。这也是该活动举办10年以来,走进的第41座城市。
作为公益性的服务型企业,近年来,多地公交公司被曝存在运营困难。宝鸡市公交公司近年来也面临运营成本高、三年疫情客流下滑、新能源车配套投资大等运行发展瓶颈问题。
在启动仪式上,宝鸡市有关单位负责人解读宝鸡公交发展状况,破解客流下降和运营成本高等瓶颈问题。
启动仪式现场。聂辉 摄
公交引领城市空间布局
目前,宝鸡市中心城区的公交车保有量达到1101台,建成公交专用道53.2公里,常规线路66条、定制线路113条,2024年客流量突破1.68亿人次。
在启动仪式上,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吴鹏翔表示,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市民生活之间血脉相连。公交车不仅是出行工具,更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发展的助推器和文明的展示窗。
吴鹏翔认为,发展城市公交,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是缓解交通拥堵、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构建宜居城市的重要支撑。
而对于宝鸡公交发展而言,宝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胜仁用“四个优先”,介绍公交优先发展的内涵:政策优先支持、资金优先投入、用地优先解决、路权优先保障。
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过去几年,宝鸡在全国率先出台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专项地方法规,落实财政公交专项补贴资金,政策红利充分落地。同时持续健全多元化公交服务体系,日均服务45万人次,城市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4.4%。
“宝鸡市始终将公交定位为‘城市空间发展的引领者’,持续推动公交从‘被动适配交通需求’向‘主动引领空间布局’转变。”宝鸡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军表示,公交不仅是出行方式,更是展示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打破“公交只是交通工具”认知
“市场是公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宝鸡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儆表示,宝鸡公交公司以乘客需求为导向,做强主责主业守住客流基本盘,拓展多种经营方式提高营收能力,让公交服务既“接地气”又“有底气”。
顶端新闻记者在座谈会上了解到,“宝鸡行”APP已整合查询、预约、支付、投诉等十大功能,成为市民智慧出行“掌中宝”,当前注册用户63万人,日均活跃用户6.7万人,让市民从“盲目等公交”转变为“精准约公交”,充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出行服务。
杨儆介绍,宝鸡公交公司打破“公交只是交通工具”的传统认知,探索公交与商业、文旅、民生等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公交附加值和吸引力。推出多元特色服务,为企业园区开通20条“点对点”定制线路,为学生开通93条助学专线(日均服务近8000人次),围绕商圈、高铁站、夜班职工聚集区开通14条夜间延点公交等。
今年8月,“网约公交”在宝鸡高新区试运营,打破了传统公交“固定线路、按点发车”的局限。181个站点(含54个虚拟站)覆盖高新区8.8平方公里区域。首月接单1.5万余单、拼单率66%。杨儆介绍,宝鸡公交公司推出旅游公交、赏花公交、婚庆公交、亮光巴士等一大批特色公交,更能适配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市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启动仪式现场。聂辉 摄
打破“公交仅靠票务收入”模式
顶端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宝鸡市通过“基础补贴+绩效奖励”的模式,精准补贴公交主营业务亏损,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其中,2024年公交财政补贴1.87亿元,扭转了公交运营“补贴滞后、企业承压”的局面。
此外,宝鸡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建生介绍,宝鸡市交通运输局协调财政部门落实疫情专项补贴4918万元、新能源车辆更新补贴1.3亿元;联系发改部门成功争取87台新能源车辆“以旧换新”补贴、200台车辆购置贴息贷款及补贴。
作为宝鸡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儆分享宝鸡公交公司破解公交收入困境经验时表示,宝鸡公交打破“公交仅靠票务收入”的传统模式,依托主业向相关产业延伸,以辅业增收反哺主业发展。基于公交车、公交站点等现有资源,融合发展广告装潢、旅游、物流运输等业态。2024年非票务收入超3000万元,构建起“主业稳固、辅业繁荣”的立体经营新格局。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