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门口的石阶还挂着露水,隔壁婶子抱着纸扎和香,嘴里小声念,她要赶在日头升高前先拜一拜。
一大早抬头看天,阳光晒在脸上,我忽然想起今天是农历八月廿五,老人管它叫太阳生日。
家门口的石阶还挂着露水,隔壁婶子抱着纸扎和香,嘴里小声念,她要赶在日头升高前先拜一拜。
她不识字,我也半懂不懂,可这种场面从小见到大,不去做一次总觉得心里少点稳当。
老人把今天的晴雨看得很重,说天光亮堂来年庄稼顺当,若是阴沉,耕种得多费心血。
今年天气怪得很,八月十五前桂花先开一阵,月圆那天全落,随后又热了几天,香味突然全散,院子里到处是黄点点。
这样的怪脾气让北方地里积水重,收割机进不去,麦种只能压在仓里,等泥土干松才能播。
我舅舅在河套那边,第一遍耙还没下,他说别看日历写得好看,实际地面一脚踩下去就能涌水。
说回太阳生日。老皇历把今天标成“成日”,意思是事事能成。点一柱香,看一缕烟,信的人安心,不信的人也图个亮堂念头。
婶子正点香,院里几个孩子吵着玩竹蜻蜓,她扭头喝一声别闹,又压低嗓门,怕冲撞今天不该动的火气。
老一辈常讲今天家里不宜噪声,夫妻别抬杠,邻里别翻旧账,吵起来好像把日头叫怒,会给庄稼添不顺。
听着玄,可仔细想,秋收紧要关头,大家少点口角,多条人手进地,粮袋子能早点装满。
忙到正晌,婶子端出一盘黄澄澄的米糕,表面撒芝麻,她说这叫太阳糕,颜色亮,好看也好吃。
我咬了一块,甜黏不腻,肚里踏实,心里也踏实。
村头的大喇叭下午又响,还是那句——谁家玉米晾好抓紧脱粒,夜里有北风,别让穗子回潮。
邻居老吴把花生铺在院坝,他说今天不能懒,趁着太阳生日多晾会儿,明早装袋正好拉去油坊。
我下地搭把手,脚底泥黏,拖鞋呼啦响,背篓装满红薯时,西边的天光橘红,影子特别长。
一天下来谁都没闲,村里却安静,没有听见摔盆砸碗,也没见谁躲到树后偷懒抽烟。
夜饭后大家搬小板凳在路口纳凉,有人眯眼说,今晨东边全是红霞,按老眼光,来年粮仓不会空。
没人反驳,也没人接茬,秋虫声卡在脚边草里,月亮升得慢,街灯昏黄,众人各自散去。
回屋后我洗了手脚,回想这一天,拜过,没吵,吃过,也干活了,心里稳当得多。
夜里空气带凉,我闻到淡淡桂花味,想着明年这时候,田埂还是这条,太阳还是那颗。
来源:差不多先生一点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