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正值2026届毕业生求职关键期,西海岸新区驻区高校精准对接学生需求与企业资源,分别以“汇聚优质资源”“创新求职模式”“深化三方联动”等为主要手段,开展秋季校园招聘活动,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眼下正值2026届毕业生求职关键期,西海岸新区驻区高校精准对接学生需求与企业资源,分别以“汇聚优质资源”“创新求职模式”“深化三方联动”等为主要手段,开展秋季校园招聘活动,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优质岗位匹配能源领域需求
秋季新学期开学不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就举办了2025年秋季首场大型校园招聘会,包括120余家国企、央企、行业头部企业以及2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58家优质企业,携1万余个岗位进校揽才,吸引了大批2026届毕业生参与。
这些企业带来的岗位涵盖石油石化、新能源、半导体、金融等多个领域,精准契合学校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方向,为毕业生提供了从传统能源到新兴产业的多元选择。其中,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面向地质工程、石油工程、机械设计等专业招聘,企业代表对中石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给予高度认可。“该校学生不仅专业基础扎实,对行业技术问题和发展趋势也有清晰认知,综合素质远超预期。”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赵洁表示。
现场,不少2026届毕业生目标明确,石油工程学院的宋嘉轩聚焦新能源技术研发与油气田低碳转型岗位,希望以专业能力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低年级学生也提前到场“取经”,化学化工学院大三学生张梦宇通过与企业交流,明确了“提升实习实践经历与跨学科能力”的努力方向。
为全力保障2026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在今年暑假期间便提前谋划秋招工作,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汇聚优质岗位资源。新学期开学后,学校抢抓时机,密集举办招聘会、校园宣讲会等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招聘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就业需求。接下来,学校还将组织“三油一网”行业专场招聘会、地方人才专场招聘会等,为学生搭建高质量求职平台。
青岛理工大学
“体验式求职”助力精准高效找工作
青岛理工大学以“职通央企国企”专项活动为契机,举办2026届毕业生秋季校园双选会,360家企业带来超万个岗位,吸引7000余名学子参与,并创新推出“线下+云端”双线模式,打造“体验式求职”等特色服务,让招聘活动兼具“精度”与“温度”。
双选会构建起多元引才格局,67家央企国企、217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七地市人社部门组团参会,覆盖机械制造、智能建造等12个重点产业领域。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场收到300余份简历,企业负责人表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为企业的人才储备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本次双选会创新打造了“体验式求职”新模式。在求职体验专区,学生们通过企业特色产品、互动游戏等零距离了解岗位特性。既能“触摸”企业,又能“对话”负责人,求职从“听介绍”变成了“亲体验”。“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我对职业选择目标更清晰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6届毕业生刘仕俊说。
为延伸服务触角,学校还在学生生活区设置了“社区就业服务驿站”,将政策解读与岗位推荐送到学生身边。无锡惠山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现场解读当地的人才补贴政策、科捷智能科技等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员工成长路径,让学生在公寓内就能了解就业信息。同步开展的“就业赋能市集”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AI职业兴趣探索、简历改造、学长经验分享等活动,累计为200余名学生提供了就业指导。此外,学校还通过“直播带岗”吸引2000余人次云端参与,为毕业生打通了全方位求职通道。
青岛黄海学院
“校企政”联动让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青岛黄海学院主动对接用工需求,与相关部门赴六汪镇开展企业走访与座谈,通过校企政三方联动,围绕专业建设、实习就业、产学研合作达成多项共识,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学校先后走访青岛正大环保科技、青岛三喜海绵科技等企业,实地考察生产车间与工作环境,详细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及人才缺口。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青岛凯东工业、青岛镜旺宠物食品等8家企业明确提出,当前对外贸、电子商务、日语等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希望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
针对企业需求,校企政三方制定了具体合作方案。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将提供行业前沿案例与实操培训,参与学校课程设置与实训基地建设;在实习就业方面,校企双方共建“实习就业直通车”,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实战机会,帮助其提前适应职场;在产学研领域,三方计划联合推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探索共建校企合作实验室与产业学院,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企业的深度参与,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青岛黄海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助理张龙洁表示,“欢迎企业走进校园,通过开设‘企业课堂’、共建专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式,与学校形成资源交流的‘双赢格局’。”
六汪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座谈会是校企政协同育人的重要里程碑。政府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出台更多支持政策,推动三方在资源共享、平台搭建等方面深化合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青岛黄海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携手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