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厂商份额排名:小米14%居第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7 01:22 1

摘要:不是我说,去年还觉得折叠屏是小众玩家的玩具,今年一睁眼,全球卖了850万台三星折叠机,小米、传音、华为全跟上了。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买手机,越来越像在买一个会走路的AI助手了?

不是我说,去年还觉得折叠屏是小众玩家的玩具,今年一睁眼,全球卖了850万台三星折叠机,小米、传音、华为全跟上了。

传音在非洲卖399美元的折叠机,一个月干掉20万台——那地方人均月收入不到200美元,可人家就是愿意为“能折叠的屏幕”多掏钱。

这不是消费升级,是需求被重新定义了。

苹果iPhone 17 Pro Max轻了15%,续航还涨了22%,听着像参数游戏,但你真用过就知道,这玩意儿揣口袋里不再硌得慌,晚上刷剧到凌晨三点,电量还剩37%。

这不是技术迭代,是设计师终于听懂了用户骂的那句“太重了”。

华为的Pura 80系列在东南亚悄悄卖疯了,麒麟9010芯片跑得比骁龙8 Gen 3还稳,没人提“制裁”了,大家只问:“能买吗?

” 你得承认,当技术足够硬,政治标签反而成了背景音。

最狠的是vivo X200,DXOMARK拍照153分,比去年冠军高了整整12分。

可你真去菜市场拍个煎饼果子,发现AI修图自动给你把焦糊的边儿给P没了,还给你加了个“金黄滤镜”——这哪是拍照?

这是帮人美化生活。

三星A系列占了近一半出货量,说明什么?

不是高端机卖不动了,是普通人开始认真挑“够用的手机”了。

AI摄影、三折屏、48小时续航,这些词以前听着像PPT,现在成了决定你换不换机的关键。

别再说新兴市场是低端市场了。

尼日利亚人换机周期从24个月缩到22个月,他们不是买不起,是看得懂了——手机不再是通讯工具,是生存工具:能翻译当地语言、能拍证件照、能远程开诊所、能靠AI算出今天该不该买米。

环保材料用到30%?

苹果和三星嘴上喊着碳中和,其实心里清楚:年轻人现在会因为“这手机用了回收塑料”多买一台。

这不是道德选择,是消费主权的觉醒。

你我都在用手机,但很少有人问:为什么我们不再等两年再换?

不是因为促销,是因为每一台新机都在悄悄替你解决一个现实的麻烦——早上赶地铁时自动翻译地铁广播,拍照时AI把老板的黑眼圈调淡,深夜加班时电池撑到天亮。

手机,早就不只是手机了。

它成了我们对抗生活粗糙感的最后一道防线。

来源:欢快钢笔W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