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珠江三角洲的西江之畔,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的晨雾中,总有一缕独特的米香萦绕。这缕香气源自中国米香白酒的代表——九江双蒸酒,它以两百年的酿造智慧,将岭南的湿热气候、西江的清冽水质与匠人的执着精神,凝练成一杯杯低而不淡、绵甜净爽的琼浆玉液。
在珠江三角洲的西江之畔,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的晨雾中,总有一缕独特的米香萦绕。这缕香气源自中国米香白酒的代表——九江双蒸酒,它以两百年的酿造智慧,将岭南的湿热气候、西江的清冽水质与匠人的执着精神,凝练成一杯杯低而不淡、绵甜净爽的琼浆玉液。
《南海县志》记载,清末九江双蒸酒已通过水路行销珠江三角洲、港澳及南洋,被海外华侨誉为“故乡水”。清代诗人曾恕品尝后留下“庆举双蒸醉月明”的佳句,印证了其风靡一时的盛况。1952年,九江镇12家酒坊合并成立联营社,1956年组建公私合营酒厂,2004年改制为民营企业,九江双蒸的酿造技艺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守传统内核。
2009年,九江双蒸酿造技艺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3年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其传承人何松贵带领团队,在坚守古法的同时引入现代科技:红外光谱仪解析酒曲中的57种活性菌株,智能恒温系统模拟百年酒窖的微氧环境,二氧化碳回收生产线实现环保与创收双赢。
在九江双蒸博物馆,游客可通过全息投影重现酿酒场景,亲手体验制曲、蒸馏等工序。这里不仅是AAA级景区,更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基地。2021年“双蒸米友狂欢节”上,市民通过互动游戏深入了解粤酒文化,印证了传统技艺在当代的生命力。
九江双蒸的传播史,是一部岭南文化的流动史。19世纪末,它随红头船漂洋过海,在东南亚的热带季风中酝酿出更醇厚的口感。新加坡牛车水的酒肆至今保留“双蒸配榴莲”的饮法,让米香与果香在时光中达成和解。
在深圳科技园,年轻工程师用双蒸酒调制“岭南莫吉托”,将紫苏、黄冰糖、陈皮粉融入传统酒体,创造出符合现代口味的解构饮品。这种创新并非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岭南文化“务实求精”精神的延续——正如双蒸工艺中“先取精华再提纯”的智慧,既保留核心风味,又适应时代需求。
九江双蒸的酒液中,沉淀着西江的清冽、桑树根水的甘润、匠人的执着与时代的创新。它不仅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岭南人理解世界的媒介——从红头船上的漂泊者到元宇宙里的数字酒庄,这杯“故乡水”始终流淌着广东精神:务实、包容、创新。
来源:是个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