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晕,好的家政阿姨有多受欢迎!网友雇主哭着不让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7 00:31 1

摘要:上周深圳一场婚礼,新娘妈把用了八年的家政阿姨写进嫁妆清单,现场签字画押:月休四天、年薪二十万,合同直接续到外孙上小学。

“陪嫁阿姨”跟着新娘一起进门,已经不是段子。

上周深圳一场婚礼,新娘妈把用了八年的家政阿姨写进嫁妆清单,现场签字画押:月休四天、年薪二十万,合同直接续到外孙上小学。

宾客笑归笑,心里都明白——好阿姨现在比学区房还难抢。

抢不到的人,才觉得夸张。

真抢到的人,压根没时间上网吐槽,他们忙着给阿姨涨工资。

北京朝阳区一户人家,去年给阿姨连涨三次,最后涨到三万五,人才答应留下。

理由很简单:阿姨会看核磁报告,老爷子术后翻身她能用三秒判断有没有压到引流管,这手艺医院护工都竖大拇指。

雇主说,钱给少了心里发虚,怕她哪天被对面别墅挖走。

行情就这么赤裸裸。

人社部去年新发数据,持证“家政服务师”一年多了四十二万人,还是填不满缺口。

上海一家中介公司招本科阿姨,开出年薪五十万,HR原话:“能双语读绘、会写营养评估表、懂儿童行为心理,这种人放幼儿园也是顶级人才,凭什么不能拿五十万?

”话糙理不糙,市场认。

更魔幻的是智能手环都来了。

头部平台给阿姨配发黑色腕带,抬手一扫,雇主口味全在云端:香菜不吃根、衬衫第二颗扣最容易松、娃睡前要听《小星星》吉他版。

系统提醒阿姨“今天别做红烧排骨,上周连做三次,雇主微表情疲劳指数上升”。

科技听起来吓人,阿姨倒挺开心——省得猜心思,少挨白眼。

行业卷到飞起,新工种一茬接一茬。

杭州出现“临时管家”,专接家宴单,雇主提前三天预约,阿姨带团队进门,四小时把十人西餐摆得比五星酒店还讲究,结束拎包走人,一次收费五千,照样排队到月底。

涉外更离谱,会法语的不稀奇,能背下勃艮第酒庄分级表的才叫稀缺,时薪直接翻五倍。

银发陪护赛道更缺人,北京一位专护阿尔茨海默病的阿姨,被三户人家轮流借调,月薪四万五,还包年底“忠诚奖金”——听说奖金金额等于她老家一套首付。

学校也凑热闹,去年教育部给“现代家政”批了本科专业,九所高校今年招生,课程表排得比金融系还满:儿童发展心理学、食品安全与法规、红酒雪茄养护、整理收纳空间学……学生还没毕业,猎头已经在校门口蹲点。

杭州“阿姨大学”更接地气,十八门课从茶艺到乐高搭建,毕业就喊价一万五月薪,家长抢着要,说“大学生带娃,语感都不一样”。

热闹背后,也藏着普通人的小算盘。

有人花三个月考了整理收纳师证,第一次上门叠衣柜,六小时赚八百,回家在日记里写:“比坐办公室加班有意义,至少客户真心说谢谢。

”也有雇主咬牙签下三方合同,规定阿姨不得接单私活,违约赔三倍工资,转头却偷偷给阿姨买商业保险,生怕她生病请假——“好阿姨是家庭核心资产,得供着。

行情涨到天上,还是那句老话:专业的人,永远稀缺。

想进来的,别急着眼红,先问自己能不能把南瓜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丁,连续三十天不重样;能不能在婴儿哭第一声就分辨是肠胀气还是求抱抱;能不能在老人重复第十遍“我年轻时”时,依旧笑着递上热茶。

能做到,再谈五十万。

做不到,市场会用脚投票,涨薪表上永远没有你名字。

至于还在犹豫的雇主,别纠结阿姨是不是太贵,先算算自己下班还能不能有力气给娃读绘本、给老人测血压。

算完就会明白:把好阿姨留在家里,才是成年人的清醒。

来源:红尘嚣嚣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