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引学计划 | 大学课程学习方法还不了解?看这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19:22 2

摘要:我们有幸邀请到四位“Helper”志愿者,在学习的道路上,她们也曾遇到过难题,经历过挫折,但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独特的学习方法,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新生引学计划

学习方法指南

经验 心得 技巧

大学是梦想与挑战并存之地,课程如峰、考试如关,掌握学习方法是成功关键。

我们有幸邀请到四位“Helper”志愿者,在学习的道路上,她们也曾遇到过难题,经历过挫折,但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独特的学习方法,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让我们一起探索他们的学习世界,从中汲取灵感,为自己的学习之路添砖加瓦。

金融学院 陈曦

陈曦

金融学24-3班

加权平均分:91.21

排名:6/125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校级二等奖

中央财经大学2025年寒假回访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一等奖

致广大而尽精微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之所以选用《礼记·中庸》中的这句话来当做一个主题,是因为在我看来,这句话很好地概括总结了我们应当有的学习和处事状态。尊德性,是说我们要注重品德修养,立德为先;尊德性而道问学,立德之余还要追求学问知识。那要怎么做?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说我们应当遵循中庸之道,同时既要有远大的志向,又要注重细节,于做人是如此,于学问上更是如此。

所谓致广大,我认为奥义不在于是否真的能实现这个志向,而在于奋斗过程中它的鞭策作用。这样的目标,可以是自己未来的升学目标,比如目标院校;也可以是比较近的,比如这学期我的平均分要达到90+、我的排名要进步五名。目标宜高不宜低,因为定下目标是为了让你明确方向,并且在过程中支撑你继续往下走的,起指引和鞭策作用。如此一来,便不至于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无从下手毫无斗志。

所谓尽精微,是指在具体课程学习和复习中要关注细节,做到认真细致。从考试角度来说,课程大致分为两类,一种偏背诵记忆,比如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以及各类思政课;另一种偏理解,比如微观经济学和所有数学课。对于记忆类,上课重在理清思路框架,这样背诵的时候也会比较有条理;理解类,上课更需要认真听讲,弄清每一个要点的来龙去脉,及时记下疑惑点,同时重在做题巩固以确保自己真的弄懂。当然,记忆类也需要理解,理解类也需要记忆。比如政治经济学,在背诵之余也要弄清楚每一个理论的组成成分和形成过程;比如高数,公式的记忆背诵同样是一大重点。

另外有一个比较推荐的方法是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后听一听网课以加强巩固。网课并不一定需要全听,可以只挑自己不理解的重难点听,加强理解。

最后,我觉得决定大家最终成就的不单单只是那一纸成绩单,更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思维习惯和逻辑能力。祝大家不再焦虑,期末高分!

会计学院 仇梓萌

仇梓萌

注会23-3班

成绩排名4/46

综测班级排名2/46

全面发展一等奖学金

学术科研与创新优秀奖学金

中央财经大学“三好学生”

安永ESG大学生创新挑战赛 华北-北京赛区一等奖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如何开启会计专业的学习之旅,希望能尽全力为大家点亮一盏前行的灯。

01

会计专业的“学之道”

很多同学可能对会计的第一印象是“记账”、“算账”,枯燥且繁琐。但我想告诉大家,会计远不止于此。它是一门商业语言,是理解企业运作、洞察经济本质的基石。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要熟练掌握这门语言,并能用它与世界沟通。因此,我们的学习路径应当锚定以下几点:

1.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框架

大一、大二的核心专业课程,如《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等,是整个会计知识体系的根基。它们看似基础,实则至关重要。请大家务必做到:

第一,理解逻辑,而非死记硬背。会计有它内在的逻辑美感,比如“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大家要理解每一笔分录背后的经济实质,而不是机械记忆。

第二,学会构建知识网络。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串联起来,形成一张清晰的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图。当你能在脑中清晰地描绘出一笔业务如何影响三张报表时,你的基础就非常牢固了。

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商业洞察力

首先,重视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多关注知名企业的财务案例。比如,尝试去阅读一家你感兴趣的上市公司的年报,看看它的利润从哪里来,钱花到了哪里去,这是最生动的案例。

其次,有意识地培养学科交叉视野也至关重要。会计与金融、法律、经济、信息技术等领域密不可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相关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后,你会发现会计的世界豁然开朗。

02

助力学习的“器之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善用各类资源能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与专业素养。

首先,专业核心类工具与网站是构建我们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石会计准则权威网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网,是获取中国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最权威的渠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官网,则是我们拓展国际视野、了解全球通用商业语言的窗口。对于财经资讯与数据平台,巨潮资讯网作为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网站,将成为我们下载年报、查阅公告和进行案例分析的亲密伙伴;东方财富网、同花顺等平台则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数据和实时新闻,帮助我们感知经济脉搏。

其次,建议大家养成阅读权威专业期刊的习惯,例如国内顶尖的学术期刊如《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这不仅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更是触摸学术脉搏、洞察业界前沿的最佳方式。另外,大家应当重视中财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学校购置的如中国知网、万方、CSMAR等中外文数据库,正是我们获取上述学术期刊论文的宝贵资源宝库。

此外,合理运用学习效率与知识管理类工具能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有条理笔记软件如Notion、Goodnotes等,有助于系统化地整理课堂与读书笔记,构建个人知识库思维导图工具如XMind、MindMaster,能有效梳理课程框架和复杂概念关系,是复习备考的利器。熟练运用这些工具,将助力各位在专业学习中事半功倍,行稳致远。

大学四年是一场精彩的马拉松,希望大家珍惜在中财的每一刻,用好课堂,用好资源,更重要的是,多与老师交流,多与优秀的同窗切磋大学之美,在于探索,在于成长。愿你们在中财这片热土上厚积薄发,既能在当下夯实专业根基,积蓄力量;也能在未来挥洒才华,开创属于自己的锦绣前程!

信息学院 于雯

于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2班

目前已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国家奖学金

北京市三好学生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优秀结项(负责人)

我想向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做好规划与计划、巧妙解决问题

大家是不是经常觉得难以平衡学习与学生工作?时常因为各种“突发事件”而手忙脚乱,有时甚至恨不得化身“八爪鱼”、掌握“影分身”,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

曾经我也有这样的困扰,甚至备受打击、对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产生怀疑,但在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一些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0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做好事件规划与记录

个人来说,我会建立一个备忘录,将需要完成的事情按照“时间-事件”的方式进行记录,比如“10.1-外出徒步 10.7-提交大作业 10.10-参与支部会议”等,并为完成的事件打“√”;通过将备忘录放在后台,既可以时时查看,又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做到待办不遗漏、不重叠,并提前为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和保障

02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巧用工具与大模型

大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巧用工具与软件、善用大语言模型

各个学科的对应工具,例如本科阶段的大部分编程课程的代码示例,都可以在CSDN上找到范本,对大家完成短期工作和作业很有帮助;同时也需要巧妙运用大语言模型,迅速搭建起文本框架、实现代码解读与debug,使用上下文感知的工具、通过适当调试,也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用于某一特定方向的大模型对话,从而减少工作量。

03

良言一句三冬暖

——学会沟通与交流

在大学中,老师和学长学姐也是重要的消息来源渠道,合适的沟通方式、恰当的沟通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业上,课程的考核方式与重点、作业的侧重方向与入手角度,竞赛的准备方法、参与经验,大家都可以积极与上一届的同学,特别是班级工作助理进行咨询,并关注学校提供的诸如互助自习室等资源,从而帮助大家在应对考核时更加从容。

在学生组织中,大家会接触到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同学,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多交朋友、广结善缘在提升能力、发展自己的同时,逐步完善自己表达交流的能力,并珍惜每一次大场合下的发言机会,努力做到口齿清晰、落落大方、逻辑严密。

总的来说,大学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何发挥自己的才干、如何做好选择,将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重要课题;希望我的分享可以为大家带来一点点帮助,也祝愿大家的大学生活丰富绚烂、快乐充实。

保险学院 廖艺涵

廖艺涵

保险联培24班

加权平均分:90.31

排名:2/30

全面发展一等奖学金

社会实践优秀奖学金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校一等奖 新文科大赛校三等奖

在我看来,大学和高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自由。大量可支配时间一方面让人感觉到自由,一方面却又让人感觉到无所适从。太多的选择反而会让人在寻找“正确”选择的道路上浪费太多时间。我想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给大家一个我认为对我自己相对高效的方法,至于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认为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解。

01

时间权重分配

大学课程多,时间短,要想期末考得好,时间分配很重要一般来说学分越多的课,就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尤其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这些需要理解和做题的数学类学科,这些科目需要平时认真学,考前强化训练,在期末才能取得高分。

期末复习挑选网课资源时,建议先结合自身基础做区分: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可优先选择侧重基础讲解、内容更细致的课程;若目标是高效应对考试,则推荐聚焦应试考点、难度适配期末考的课程。进入针对性复习阶段,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专题突破。可以先梳理出个人的薄弱环节,比如洛必达法则这类重点或难点知识点,再通过搜索对应关键词的方式找到专项课程,进行集中学习。

此外,数学“熟”才能生巧,虽然说不必疯狂刷题,但是保持一定的训练量还是必要的,最起码要保证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

02

思政类怎么学?

思政类科目是背诵类科目,花费的时间较数学类少,但是最起码需要一个月来复习上课前或者复习的时候,可以看看书本每个段落的第一句或者借助考研课本中总结的知识点

在后期整理阶段,可以 借助思维导图(如幕布、xmind)形式,把知识点背熟 。不同专业有可能有差异,大家可以相互交换信息知识,将知识点背熟,融会贯通。

03

专业类课程

不同学院开设的专业课有所不同。有一些专业课偏背诵记忆类,整体的备考思路可以借鉴“思政类”学习。而有一些专业课的难度较高,需要平时认真学。建议不管是哪一种,平时需要提前阅读老师发的课件,熟悉内容。期末周时根据重点和薄弱点,着重强化,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巩固。学习中千万别担心焦虑,只要认真努力,一切付出都会有回报的!

大学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可能会让人感到茫然无措,但我想不妨大胆一些,去尝试去体验去收获,最终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以上便是优秀“Helper”志愿者们学习经验的分享。须知,每个人的学习旅程都宛如一幅独一无二的画卷,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与笔触

然而,在这千差万别之中,正确的方法恰似明亮的灯塔,为航行指引方向;坚持不懈的努力则如强劲的船桨,助力我们破浪前行,它们是通往成功彼岸的共同航道。

让我们跟随优秀志愿者的脚步,在学习的海洋中不断摸索、尝试,探寻出真正契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