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装甲战斗车辆——劳斯莱斯装甲车的发展与设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6 11:41 1

摘要:上使用。战后不久,这些装甲车又被重新组装在新的底盘上,但结果并不理想。因为那时坦克已经牢牢确立了地位,装甲车逐渐被从部队中淘汰,只在一些在开始介绍英国陆军装甲战斗车辆的系列文章时,我认为从装甲汽车谈起是最合适的。正是这些车辆——依我拙见——成为了坦克研发的起点

上使用。战后不久,这些装甲车又被重新组装在新的底盘上,但结果并不理想。因为那时坦克已经牢牢确立了地位,装甲车逐渐被从部队中淘汰,只在一些在开始介绍英国陆军装甲战斗车辆的系列文章时,我认为从装甲汽车谈起是最合适的。正是这些车辆——依我拙见——成为了坦克研发的起点,而且不仅在英国,在全世界都是如此。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令人惊叹的英国装甲技术世界吧。

本篇文章的主角——亲自登场。

1914年9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后,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RNAS)便提出了一系列对“新时代作战车辆”的要求。英国军人对装甲车并不陌生,至少从情报报告中,他们早已了解到这种车辆在战场上的高效表现——其作战效果毋庸置疑。正因如此,英国军方下定决心:我们需要更多的装甲车——可靠、强劲、火力充足的装甲车。

为此,工厂中所有可用的 Rolls-Royce Silver Ghost(银魂) 轿车底盘都被征用——毕竟,军人也想享受一点舒适嘛!如果不知情的人可能会这么打趣,但事实上,劳斯莱斯汽车的悬挂系统以近乎“永不损坏”著称,这一特性极大地提升了装甲车的整体可靠性。而且,就在那个年代,他们的发动机质量也相当出色。

于是,就这样一辆豪华的汽车被“包裹”上装甲,摇身一变走上战场!照片中的是1914年型 Rolls-Royce Silver Ghost。

不过,当时的设计人员其实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堆底盘——既没有明确的技术任务书,也没有系统的设计方案。RNAS只是提出了基本需求:制造一辆能防御轻武器射击、并配备机枪的装甲车,仅此而已。

随后,才华横溢的工程师 托马斯·杰拉德·赫瑟林顿(Thomas Gerard Hetherington) 接手了这项任务(正是他后来推动了履带式坦克的诞生)。他仅用了两周时间,就从零开始在现有底盘上设计出了一种结构合理的装甲车车体,并在可旋转炮塔上安装了一挺机枪。考虑到原型底盘的体型,整车显得相当紧凑,而这种紧凑性在战场上反而成为优势。

这些新式装甲车主要被派往中东战区服役——只有极少数车辆曾在欧洲战场上使用。战后不久,这些装甲车又被重新组装在新的底盘上,但结果并不理想。因为那时坦克已经牢牢确立了地位,装甲车逐渐被从部队中淘汰,只在一些运输、巡逻等特定任务中保留有限用途。

第一辆英国装甲车除了车体部分外,与量产型 Rolls-Royce Silver Ghost(银魂) 轿车几乎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底盘结构上也进行了一些改动。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些变化。

车体,正如前文所述,是从零开始设计的,但设计相当朴素——托马斯·杰拉德·赫瑟林顿(Thomas Gerard Hetherington) 只是将所有外部车身面板换成了厚度为 12毫米的装甲钢板,驾驶舱改为封闭式,并在驾驶舱顶部安装了一个三棱形可旋转机枪炮塔。炮塔与车体一样,都由一副轻型框架构成,再通过铆接方式固定装甲板。

“派往中东后,装甲车乘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照片为公开资料

车组由三人组成,勉强能在车内相对舒适地安置:驾驶员兼机械师车长 肩并肩坐在前排;机枪手 位于他们身后,以悬挂式安全带“吊”在作战舱中。

视野方面,全车仅通过狭窄的观察缝进行观察,没有任何防护玻璃。在非战斗状态下,开有观察缝的防弹板可以掀起,车体两侧还可开启小型观察窗,从而显著改善视野。而机枪手平时只能通过瞄准孔观察,若非战斗时,则可以通过炮塔顶部的舱口眺望外部世界。

每名乘员都有属于自己的“出入口”:驾驶员车长通过位于车体两侧的车门进入;机枪手则通过炮塔顶部舱口出入。

在紧急情况下,全员也只能通过炮塔舱口撤离——虽然不太方便,但也别无选择。

在这一部分,设计人员并没有做出太多创新——整套动力系统几乎完全借用了基础车型 Silver Ghost(银魂) 的配置。

其发动机为直列六缸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排量 7.4升,采用水冷系统。在 2250转/分钟 时可输出 80马力。配合一台四速变速箱,这辆装甲车在公路上可达到 72公里/小时 的最高速度。

银魂”的发动机。当然,这是一张民用版的照片——军用版看起来要简陋得多。

行驶装置采用 4×2 的驱动布局(即后轮驱动),带可切换式差速器。四个车轮均使用半椭圆形钢板弹簧悬挂系统

对于一辆接近 5吨 的装甲车辆而言,这种悬挂在越野行驶时仍能提供相当不错的舒适性,使得乘员在行驶中射击时能保持足够的稳定,不至于像其他许多装甲车那样“打不中靶”。

这款装甲车的主要用途包括:

对敌后方的突袭行动侦察(包括战斗侦察)救援任务

这些任务得以顺利执行,要归功于它强大的发动机性能以及出色的消声系统——发动机运行时声音极小,这也是原型车被称为 “银魂”(Silver Ghost,意为“银色幽灵”) 的原因。

在之后的改进中,部分车辆换装了来自 Fordson 卡车 的悬挂系统,因此又被称为 “福特森装甲车”。除了底盘,这些车型还配备了新型炮塔更强的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

作为主要且唯一的武器,这款装甲车装备了英制马克沁机枪(Vickers .303),口径 7.7毫米,安装在炮塔内。这种安装方式使机枪能够进行360度环射,为车辆提供对敌方步兵可靠的防御火力。除此之外,这种装甲车上从未安装过其他机枪

上图所示的机枪(当然,这张照片展示的是堑壕用版本),与装甲车上使用的型号相比,其安装方式不同,且没有水冷补给系统。这种机枪一直是英国装甲车辆的主要武装,直到20世纪30年代。

后期改型中,炮塔上又增设了一挺刘易斯机枪(Lewis)作为高射机枪使用。不过,据现有资料显示,这种装甲车的数量非常有限,仅有数辆

照片中可以看到安装在炮塔上的第二挺机枪——那就是高射用的刘易斯机枪。请注意车轮的样式——这很可能是基于 Fordson 卡车底盘的版本。

此外,据资料记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约1930年代末),幸存下来的部分车辆进行了改装——它们换装了新型炮塔,炮塔中装备了一挺 14毫米“博斯”(Boys anti-tank rifle)反坦克步枪(Boys ATR),并与一挺 **7.62毫米布伦轻机枪(Bren)**并列安装。

这种改进型共 34辆,隶属于驻扎在埃及的阿尔伯特亲王第11骠骑兵团

博斯反坦克步枪

共组建了 6个装甲车分队,每个分队配备 12辆车辆。其中一支被派往法国,另一支前往非洲,其余的则在中东战场服役。1915年8月,所有这些部队被解散,装甲车移交给陆军,用于警戒轻装甲机动车炮兵连

然而,装甲车的越野性能较差,导致它们无法在欧洲战场上发挥有效作用——那里遍布战壕、弹坑般的地貌、松软的泥土,再加上可怕的泥泞季(Rasputitsa)。Rolls-Royce装甲车一旦陷入泥中,几乎无法自行脱困。因此,决定将这些车辆全部调往中东战区——在那里的沙漠中,它们的性能反而得到了充分发挥。

“沙漠型”Rolls-Royce装甲车(公开影像资料)

其中一支“飞行中队”由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T.E. Lawrence)亲自指挥。劳伦斯对Rolls-Royce装甲车评价极高,特别是在他亲自指挥的对土耳其阵地的突袭中,这些车辆表现出了惊人的机动与火力。据部分史料记载,正是凭借这些装甲车的支援,阿拉伯起义”得以成功,彻底粉碎了奥斯曼帝国军队在该地区的抵抗。战后,劳伦斯几乎可以说是**“爱上了Rolls-Royce”**。

英国皇家空军军官、阿拉伯的劳伦斯(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些装甲车又参加了爱尔兰内战——至少有一个分队(13辆车)被移交给爱尔兰政府用于镇压叛乱。它们在作战中表现相当出色,并一直服役到20世纪40年代,直到零件停产才被迫退役。此后,它们被存放在车库中,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被拆解

另外还有两支部队(包括著名的阿尔伯特亲王第11骠骑兵团驻叙利亚的另一支英军部队),一直服役到1941年才退役。不过,这些车辆仍被认为对大英帝国有用,于是它们被调往印度和缅甸(当时仍为英属殖民地),在那里因零件与车体严重磨损而逐渐消失在历史中。

如今,全世界仅存 4辆原装的1920年型Rolls-Royce装甲车(带“新炮塔”版本):

一辆位于爱尔兰的卡拉基地(Curragh);一辆收藏在英国著名的博文顿坦克博物馆(Bovington Tank Museum);一辆存放在萨福克郡霍宁顿基地(Honington);最后一辆陈列在印度艾哈迈德讷格尔军事博物馆(Ahmednagar)

总体而言,Rolls-Royce装甲车在当时可谓是性能优异的战斗车辆。如果不考虑它那糟糕的越野能力(源于民用底盘的局限性),它甚至完全可以被视为传奇性的战场机器。不过,设计师们的主要错误——即对地形适应性的忽视——直到后来才被吸取经验加以改进。

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场需要的不是完美的设计,而是能立刻投入使用、立即解决问题的武器。正因如此,这些装甲车在各地服役了数十年之久,成为英国早期装甲部队的真正象征。

来源:胡侃kaowo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