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2025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10月16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
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
邓娴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2025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10月16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
我们知道,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节约同生产一样重要。如果说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大粮仓,那么,粮食生产是重要的“开源”工程,粮食节约是同等重要的“节流”工程。节约等同于增产。每节约一粒粮,就等同于在无形中“生产”了一粒粮。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一粒米、每一个馒头,都经过了从播种、收获、运输、加工等多道工序。且不说工序繁多,单就从播种到收获,每一粒粮食,又凝聚了农民多少汗水?耗费了多少时光?如果再遇到极端天气,付出的劳动更多,丰收更难。数据显示,大米的生长周期约150天,玉米的生长周期约120天,冬小麦的生长周期约250天,从一粒籽到万颗粮,是时间和劳动汇聚的能量促使其成长。品尝着饭食的香甜,当思其来之不易,且食且节约。
粮食节约是全链条的节约减损,既要减少收获、储存、运输、加工环节的损耗,又要遏制消费环节的浪费,还要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
减少损耗,要从技术上提升,推广高效低损收获机具,最大限度减少机收损失,提高收获质量,推进仓房的升级改造和功能提升,引导企业合理掌握加工精度,提高粮油产品出品率。
遏制浪费,要注重消费环节的把控,引导消费者适度适量点餐,理性消费,同时,继续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
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就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把食物来源变得多样化,丰富餐桌,也让饮食更加多元化、健康化。食物“篮子”多样化,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更稳固。
粮食节约,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开始,为大国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安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