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点亮城市之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6 11:26 1

摘要:每周一晚,家住赣州市章贡区的韩璐准时走进“市民艺校”艺动章贡城央一品校区,开启客家竹雕课程学习。在她看来,这不仅是学习非遗技艺,更是为工作和生活充电赋能。“艺术成了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韩璐的感受,道出了众多市民的心声。

△章贡区城市全景

△根据群众所需,艺动章贡积极开设茶艺等各类实用性课程

△艺动章贡的学员成为文艺志愿者,活跃在城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章贡区文化消费持续升温,助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刘念海摄

△艺动章贡高品质的学艺课堂

△东方香学、插花等课堂,成为宋城文化传承的桥梁

△今年新上线的运动类课程受到市民热捧

△章贡区现代化城市风光

每周一晚,家住赣州市章贡区的韩璐准时走进“市民艺校”艺动章贡城央一品校区,开启客家竹雕课程学习。在她看来,这不仅是学习非遗技艺,更是为工作和生活充电赋能。“艺术成了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韩璐的感受,道出了众多市民的心声。

这束照进寻常巷陌的艺术之光,正悄然改变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章贡区创新实施“市民艺校”艺动章贡文化惠民工程,从破冰试点到全面开花,这项工程已实现章贡区、蓉江新区、赣州经开区三区联动,设立25个校区,开设57门课程,服务群众超40万人次,相关做法入选国家级案例,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惠民新路。

从“资源分散”到“握指成拳”

系统谋划构建艺术惠民新格局

章贡区作为常住人口超百万、城镇化率达90%的赣州市中心城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文化资源碎片化、艺术培训门槛高、成人学艺平台缺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

如何破解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章贡区以系统性改革推动治理变革和结构优化,将文旅产业链纳入全区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3910”行动计划,构建起“党委统揽、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文化格局。

“改革的关键在于打破壁垒、创新文化供给机制。”章贡区委宣传部部长林朝阳介绍,通过建立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协调机制,文广旅、财政、工会、文联及文旅集团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实行“一事一议”、闭环管理,确保改革不空转、政策不掉地。

在阵地整合方面,章贡区全面盘活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及赣州市开放大学等公共场馆,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放场地,实现场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构建起覆盖全域的艺术服务圈。

数字赋能,让管理服务如虎添翼。章贡区通过开发艺动章贡专属系统,构建广大市民与文艺需求“指尖直达”的管理服务平台,并依托其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和评价反馈,帮助课程设置更科学合理。

尤为关键的一招,是打通人才的“任督二脉”。发挥中心城区文艺资源富集优势,章贡区构建师资人才库。“我们打破体制内外的界限,既吸纳文艺院团、院校、文艺家协会的专业人才,又广泛征集社会上的艺术骨干。”章贡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曾琴表示。目前,市民艺校师资库中,国家级、省市级文艺家协会会员等专业人才共170余名,新文艺群体人才占比达50%,真正让优质文化资源从云端落到身边。

从“小众独享”到“大众普惠”

精准供给点燃全民艺术热情

当资源的壁垒被打破,艺术的活力便如泉水般涌流。针对人口密集、需求多元的特点,章贡区着力推动艺术普及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单”转变,让艺术课程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金秋九月,艺动章贡秋季课程全面开启。25个校区、57门课程、335个班级同步开课,羽毛球场上的挥拍声、爵士舞课堂的节拍声、人工智能课上的问答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全民艺术交响乐。

“过去的艺术培训往往是‘有什么学什么’,现在我们是‘想学什么就开设什么’。”章贡区文旅集团艺动章贡项目负责人陈菲介绍,项目构建了个人课程与集体课程双轨并行的多元化体系。个人课程面向全民开放,开设歌舞、书画、器乐等10大类50多门艺术课程;集体课程面向全区各级各类机关、企业、学校自主点课,已开设5大类25门集体课程。每期报名通道一经开启,热门课程名额即被“秒杀”,一度出现一课难求的火爆场面,文艺从小众变为大众。

在艺动章贡的课堂里,艺术的魅力跨越了年龄的界限。学员构成呈现令人惊喜的多样性:18岁至40岁学员占比52%,40岁至60岁学员占比48%。其中,不但有报名14门课程的“学霸”,更有众多“亲子档”“亲友档”“夫妻档”携手同行。

刘小建、邱敏夫妻的故事特别有代表性。“还记得第一次走进语言艺术课堂时的窘迫,连简单的发音都把握不准。”刘小建回忆道。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夫妻俩的朗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如今我们能够自信地站上舞台,声音洪亮、台风稳健。是艺动章贡让我们找回了学习的乐趣!”如今,这对夫妻已约定每年都要继续报新课程。

让艺术走出教室,融入城市肌理,是艺动章贡的另一独特之处。章贡区创新推出“行走的艺术课堂”,将教学场所从教室延伸到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目前已开展课程100余场,开放式的课堂让艺术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

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项目还拓展了集全民健身、实用技能于一体的综合培训体系,充分整合体育、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生活美学等领域资源,创新推出以2至3个月为周期的短期集训项目。“我们不仅教艺术,更传递一种生活方式。”陈菲表示。

从“政府输血”到“市场造血”

产业思维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对于学员宋惠卿而言,艺动章贡圆了她儿时的艺术梦。“从小我就喜欢艺术,但以往高昂的艺术培训费让我一直没能如愿。”艺动章贡惠民的价格让她的梦想成真,通过参加钢琴、古筝课程,她不仅提升了艺术技能,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文化惠民不仅要“叫好”,更要“叫座”,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得益于项目“财政出一点、个人付一点、老师奉献一点”的“三元合力”机制,艺动章贡既坚持了公益属性,又保障了可持续发展。

适度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御凌教育科技服务(赣州)有限公司正是从中获益的代表,加入艺动章贡四年来,经营效益翻了一番。“借助艺动章贡,让我们走出了少儿艺术培训的低谷,开拓了成人培训的市场,还帮助我们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了共赢。”公司负责人骆森说。

御凌科技早已不是个例,艺动章贡运营公司宋城文化体育有限公司不但自身跻身规上企业,还辐射带动20余家培训机构转型发展。伴随学艺人群的扩大,刺激30万人次参与文艺装备、器材、耗材、书籍等相关消费,全区文化艺术培训行业连续三年实现显著增长。目前,章贡区已培育规上文化企业45家,形成涵盖文创、影视等多元产业格局,连续获评全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

最是文化能致远,润物无声胜有声。文化品牌的建立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通过实施“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名师、学员成为文明实践文艺志愿者,深入开展理论进万家、名师进礼堂、非遗进村居、书画进客厅、展览进场站等活动,3.1万余名学员中近万人投身文艺志愿服务,带动群众参与其中,进一步深化了全民文明实践。艺术,在此刻已超越美学的范畴,成为凝聚社会认同、激发基层活力的强大纽带。

五载耕耘,艺动章贡。从满足群众需求到引领文化消费,从丰富市民生活到赋能城市发展,艺动章贡将艺术种子播撒在市民心中,让艺术之光持续点亮城市文明,汇聚起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的磅礴力量。这条路,始于文化惠民,成于全民共享,最终通向的,是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力与精神气象。

来源:章贡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