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健林又上新闻了,天眼查一出公告,法院执行限高,万达集团也跟着,时间是2025年9月28号,消息传开,一个70岁的人,奋斗几十年,偌大的商业帝国说限就限。
王健林又上新闻了,天眼查一出公告,法院执行限高,万达集团也跟着,时间是2025年9月28号,消息传开,一个70岁的人,奋斗几十年,偌大的商业帝国说限就限。
他家的故事也跟着变味了,很多人还记得那句先定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当时网上都当段子看,现在谁再说这话,就有点讽刺了。
10年时间,从顶峰到限高,这事谁都没想到。
把万达这摊子事从头捋一遍,基本就是中国房地产的缩影,大连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欠着百来万的债,王健林辞了铁饭碗去接手,硬是把万达这两个字做了出来。
后来万达广场开遍全国,文旅,酒店,电影院,跟下棋布子一样,央视都请他去讲成功学。
那时候房子就像印钞机,人人都觉得自己能赢,王健林也觉得能,签了对赌协议,2016年退市,说好了上不了A股就得高息回购,380亿,12%的利息,这不是开玩笑,是悬在头上的刀。
A股的门关了,政策也收紧了,本金利息都得还,现金流的窟窿就这么来了。
2018年,好像没学到什么,2021年又来一轮,这次是珠海万达商管要上市,又签了对赌,约定2023年底上不了市,就得按8%的年息回购股权,结果上市还是没成,投资人找上门要钱,账户冻结,资产抵押,王健林只能卖卖卖,能卖的广场都卖了,文旅,电影,能换钱的都清了,
三年卖掉109座,这数字听着吓人,可对那巨大的债务来说,就像拿个小勺子往海里舀水,广场卖了,租金收入也没了,现金流断得更快,企业的根基也动摇了,这就是连锁反应,卖资产救急,血流得太快,商业信誉也跟着掉。
银行不给贷款,投资人跑了,合作伙伴都在看,整个公司就像被抽了骨头,只剩张皮。
限高到底是个啥,很多人不清楚,不是说不让出门,是把你列入一个名单,坐飞机不能坐头等舱了,五星级酒店也住不了,孩子想上贵的私立学校都受影响。
王健林以前到哪都是VIP通道,现在这些待遇都没了,一个70岁的人,还得为了债务问题打电话,签文件,到处奔波,从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变成了一个处理债务的人,也算是一种循环。
他儿子王思聪也得说说,1988年出生,王健林在外面创业,老子玩命赚钱,儿子玩命花钱,从小在新加坡,英国念书,学的是哲学,思辨,回国后搞了个普思资本。
他爸给了5个亿让他练手,结果熊猫直播烧进去20亿,投乐视亏了1个亿,国民老公这个称号,是靠炫富炫出来的,法拉利,劳斯莱斯,百达翡丽,私人飞机,连养的狗都戴苹果手表,他是流量的顶峰,他爸却在会议室里为债务熬夜。
王健林是第一代靠胆子和机会闯出来的人,王思聪是互联网时代的流量产物,父子俩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两个时代,老一辈总觉得财富能传下去,没想到风险也一起传下去了。
王健林拼到70岁被限高,王思聪生在金山,最后在国外买房安家,一个被债务困住,一个被身份困住,这不是命运,是时代结构变了。
2022年之后王思聪在国内就很少露面了,有人在东京拍到他遛狗,在那边买了房,七千多万人民币,车和收藏品也都运过去了,这不像度假,更像是换个地方生活。
父亲的困局,家族的黄昏,他都看在眼里,钱太多了,也发现国内的玩法变了,房地产商不再是香饽饽,时代不一样了,他也没法像以前那样折腾,只能换个赛道。
商业上的事,最后都有个清算,万达不会死,大概率是重组,毕竟现金流还在,但王健林的精神气已经不如当年了。
70岁的人,还在债务的旋涡里转,中国很多企业家都这样,习惯了赢,害怕输,下不了牌桌,王健林以前总说企业家要有狼性,现在他要学的是怎么止损。
真正的清算不是钱,是人心,王思聪有句话说得挺对,我爸那代人赚钱,赚的是时代的钱,这话没毛病,政策红利,国家高速发展,靠的不是个人的天赋异禀。
现在中国经济的结构换了,钱流向了数据,算力,出海这些地方,王健林那套地产加影院加广场的模式,已经是过去时了,再庞大的帝国,也有被时代淘汰的一天。
看完这些,也不好说王健林错了,也不好说王思聪怎样,王健林是跑在了时代前面,也是被时代推着走,王思聪是活在父亲的影子里,一个70岁限高,一个三十多岁定居国外,谁都没错,只是他们站的位置太显眼。
有时候人会以为是自己在掌控命运,其实只是被潮水托起来了,风停了,潮退了,人就掉下来了,财富的最终意义,不是穷也不是富,是认清自己,也认清这个时代。
来源:文史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