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天府书展将于10月17日至20日在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举行,本届书展以“书香满天府 安逸读四川”为年度主题。中华书局将携近三百种新书、好书亮相蓉城,并在展场内外举办三场精彩活动。期待与您的相遇!
2025天府书展将于10月17日至20日在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举行,本届书展以“书香满天府 安逸读四川”为年度主题。中华书局将携近三百种新书、好书亮相蓉城,并在展场内外举办三场精彩活动。期待与您的相遇!
活动安排
01 抗战大历史:
中华书局抗战主题出版名家谈
解析抗战出版,传承历史记忆,本场活动汇聚史学界与出版界权威力量展开多维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四川大学文科讲座教授汪朝光,人民网四川频道总经理薛育健,以及中华书局近代史(主题出版)编辑部主任欧阳红将出席活动并做精彩分享。活动旨在通过学界视角与出版实践的碰撞,挖掘抗战主题出版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为红色文化传承与历史教育提供多元思路。
抗战大历史:
中华书局抗战主题出版名家谈
时间:10月17日(周五)10:30—11:20
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5号活动区
嘉宾:
汪朝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四川大学文科讲座教授
薛育健 人民网四川频道总经理
欧阳红 中华书局近代史(主题出版)编辑部主任
02
大历史中的家书:《重读抗战家书》《百年革命家书》与《鸭绿江来信》
活动聚焦家书背后的信仰传承与家国情怀,特邀中华书局近代史(主题出版)编辑部主任欧阳红深度解读——所涉三部著作中,《重读抗战家书》《百年革命家书》收录珍贵书信档案,被视作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鸭绿江来信》则延续红色家书叙事传统,共同勾勒百年历史中的精神脉络。本场活动将通过出版视角的解读让读者感受跨越时空的情感力量,助力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播。
大历史中的家书:《重读抗战家书》《百年革命家书》与《鸭绿江来信》
时间:10月18日(周六)17:00—17:50
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4号活动区
嘉宾:
欧阳红 中华书局近代史(主题出版)编辑部主任
何 原 中华书局近代史(主题出版)编辑部编辑
03 宋代的四川为何谣言满天飞
——《如临大敌》新书分享会
在信息闭塞的古代,谣言如何搅动朝野?在看似盛世的北宋,为何一场关于“甲午再乱”的谣言,竟能让宋仁宗如临大敌、全蜀百姓陷入集体恐慌?谣言不止是谣言,它是历史的另一张面孔。10月18日(周六)下午14:30,让我们与《如临大敌》一起,回到1054年的四川,听见那些被正史遗忘的声音。
宋代的四川为何谣言满天飞
——《如临大敌》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30
地点:三联韬奋书店(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窄巷子30号)
嘉宾:
黄博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吴华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推荐新书
读一次“正确”的《演义》,品一部“弹幕”的《三国》
《三国演义(七色汇评本)》(全三册)
[明] 罗贯中 著 [清] 毛宗岗 等评改 与觚斋 辑校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本书正文以毛宗岗评点本之康熙年刊《四大奇书第一种》(醉耕堂本)为底本,参校乾隆姑苏书业堂刊《四大奇书第一种》(书业堂本)、《贯华堂第一才子书》(贯华堂本)等7种毛批系统版本以及明嘉靖壬午本等其他重要的《三国演义》版本,对异文择善而从,凡人名、地名、职官等据史料考订处,皆出详细校记,文字可靠。
本书汇集了七家批语,除著名的毛宗岗、李卓吾(托名)、李渔(托名)外,还有不太常见的嘉靖壬午本、周曰校本、夏振宇本和钟伯敬本批语,用彩虹色印刷,版式舒朗,眉目清晰。本书为学界研究《三国演义》及其批评汇集了较为完整和全面的资料,也力求为大众品读《三国》提供一部精善之本。
读懂“春秋”,看《春秋三传》
读懂《春秋》,看《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全五册)
郭丹、程小青、李彬源、黄铭、曾亦、徐正英、邹皓 译注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简史,相传是孔子以鲁国旧史为依据修订的,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春秋》文辞简略,又蕴含褒贬,作为一部史书,它无法让人们了解史事的全过程及其中的深刻含义,于是出现了各种为解释《春秋》而作的著作,称为“传”。在各传中,《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简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流传下来,成为重要的儒家经典。三传思想内容各有侧重,后世合称为“《春秋》三传”。
《两宋烽烟录:宋辽金西夏蒙元和战实录》(全四卷套装本)
顾宏义 著
《两宋烽烟录》系列共四卷,完整讲述公元十世纪后期至十三世纪宋辽西夏金蒙元的和战博弈,涵盖统一南方、宋辽对峙、宋夏冲突、宋金博弈和宋元更替等关键历史阶段,描绘两宋与北部民族政权关系的全景图像,各卷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精彩纷呈,为读者勾绘了一幅细腻而又壮阔的历史长卷。
张国刚教授导读吕思勉先生通史代表作
新增一百七十余幅图,
生动呈现风行八十余年的中国史经典
《吕著中国通史(图文导读版)》
吕思勉 著 张国刚 导读
《吕著中国通史》上册(上编)为“中国文化史”,作者仿照古代史书的典制体,从大文化角度论述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等十八个专题;下册(下编)为中国政治史,讲述近二十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作者不仅对十八个文化专题和朝代兴衰史的主要面貌做了叙述,而且多有精彩评论。
此次新版,在文字方面订正了一些讹误,对个别生僻字词进行注音及简要注释,对较长段落进行分段。同时,配有图片一百七十余幅,又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耕华先生审读全文,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先生撰写导读,图文导读版《吕著中国通史》是质量上乘、图文并美的通史佳作。
解析太史公撰写《史记》的心路历程
破解隐藏在《史记》中的阅读密码
《司马迁的记忆之钥——读〈史记·太史公自序〉》
刘勃 著
对普通读者来说,读《史记》往往不得要领。从头读起,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读世家、列传,又感觉同一人物的形象在不同篇目里互相冲突。如果想系统了解《史记》,那么可以从《太史公自序》读起。《司马迁的记忆之钥》正是对《太史公自序》的详细解析。本书分上、下两部分。“上”聚焦司马迁的生命历程, 解说司马迁的家族源流和他的经历,分析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缘由和动力。“下”则转向《史记》文本,解读全书的框架与深意,分析《史记》各篇的写作思路、写作视角、写作特点,以及司马迁的个人好恶和倾向。帮助读者获得进入《史记》的门径,形成对《史记》的初步了解,本书可以认为是《史记》这部大书的导读。
信息时代更需历史之鉴
剖析北宋1054年甲午谣言引发的全国恐慌:
流言如何精准触发集体恐惧?
当代人必读的谣言传播学与危机治理史
《如临大敌:谣言恐慌与大宋王朝1054》
黄博 著
宋仁宗时,民间和朝廷都在流传一则谣言:甲午年,四川会发生动乱。而从五代到北宋,每逢甲午,必然有动荡发生,这种近似魔咒的规律,形成了从朝廷到民间的心理恐慌。在仁宗朝的甲午年(1054)到来之前,从四川到洛阳、开封,各种谣言不断滋生、蔓延,紧张和焦虑笼罩着北宋朝野。中央和地方做了各种准备,在担心与期盼中等待着1054年的到来……
长期主义者的制胜法则
林乾教授独家解读曾国藩的正向思维体系
《正面突破——曾国藩的顶级思维》
林乾 著
曾国藩是屡败屡战的湘军统帅,挽救危局的晚清“中兴第一名臣”。面对复杂艰难的时局,他摒弃投机取巧,以长期主义的定力、正向的思维方式和扎实的办事方法,实现逆势翻盘。曾国藩的这种顶级思维揭示:真正的突破,往往产生于对本质问题的持续正面攻坚。本书从格局塑造、品格锤炼、破局思维、用人智慧、成事谋略、交友之道、家风传承等七个维度,系统解读曾国藩正面突破的顶级思维体系,真实再现曾国藩在官场、战场、修身等大量细节,让顶级思维可感可知。
战火中的家书,穿越70年的热血与柔情
《鸭绿江来信》
张丁 编著
《鸭绿江来信》精选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家书56封,其中包含特级英雄黄继光、一级英雄邱少云以及战地作家毛烽、科学家柳支英等21位作者。这些家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从抢救民间家书项目8万余封藏品中精心甄选,逾半数内容系首次公开披露,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这些家书真实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浓浓的家国情怀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鲜活感人的历史读本。
深度探究抗日持久战的大历史、大战略的力作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桑兵 著
持久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枢纽性、全局性的问题。《论持久战》是系统阐述抗日战争军事战略方针的重要著作。持久战的思想来源于哪里?毛泽东为何要写、对谁而写《论持久战》?国内各方势力对持久战如何理解?国共双方对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有什么不同?持久战如何战、如何到“底”、要多久等等。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书展信息
成都世纪城国际展览中心1、2号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世纪城路198号)
1号馆中国出版集团展区内
10月17日-19日 | 9:00-19:00;18:00停止进场
10月20日 | 9:00-16:00;14:30停止进场
门票:无须门票,免费入场。
为给读者营造良好的购书体验,即日起,天府书展同步发放“线上+线下”等多种类型惠民券。以最大的力度、最广的范围、最实的优惠,助力大家选购心仪好书好物。
50元代金券
100元代金券
10月17日到20日,天府书展,期待与您在字里行间相遇,在对话中碰撞思想,共赴这场以书为媒的秋日之约。
来源: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