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全茗镇配偶村弄屯铅锌矿项目区域发生一起地面塌陷事故,引发社会关注。据大新县官方通报,塌陷区域形成直径约10米、深度达7米的巨型塌陷坑,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责令涉事企业停工整改,并组织专家
2025年9月3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全茗镇配偶村弄屯铅锌矿项目区域发生一起地面塌陷事故,引发社会关注。据大新县官方通报,塌陷区域形成直径约10米、深度达7米的巨型塌陷坑,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责令涉事企业停工整改,并组织专家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塌陷事故发生在弄屯铅锌矿项目采矿区顶部的大拉山岭区域。据村民描述,塌陷初期因地表覆盖植被及土层掩埋,险情未被及时察觉。直至9月8日,有村民上山务农时发现塌陷痕迹,现场已出现直径超10米的塌陷坑,并伴有积水形成。当地政府随即拉设警戒线,禁止人员靠近危险区域,并要求矿企暂停作业。
事故发生后,大新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工作专班,联合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赶赴现场。一方面,对塌陷周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疏散附近村民并设置安全警戒;另一方面,责令涉事企业广西恒脉源矿业有限公司全面停工,配合调查。通报强调,企业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经专家组实地勘查,塌陷主因系矿区特殊的地质构造。塌陷区域位于冲沟地貌下方,巷道顶板由表土层及独立孤石构成,岩层稳定性较差。加之近期持续强降雨渗透,导致顶板承重结构失衡,最终引发塌陷。此外,矿区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也被列为潜在诱因之一。
为消除安全隐患,当地已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1. 塌陷坑填充:采用混凝土胶结充填技术加固塌陷区域,恢复地表稳定性;
2. 工程改造:对矿区辅助斜坡道实施改道,并增加超前钻探频次,实时掌握地质数据;
3. 监测预警:在塌陷区及周边布设10处地质监测点,通过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实现24小时动态预警。
尽管官方已采取紧急措施,但部分村民反映,塌陷导致农田被淹、饮用水源受污染,且矿企此前被指未及时通报险情。对此,大新县自然资源局表示,正协调企业对受损农田进行评估,并研究补偿方案。同时,要求矿企修改开采设计方案,确保后续作业符合安全规范。
此次塌陷事件暴露出矿山开采与地质环境间的矛盾,也为地方安全生产敲响警钟。目前,塌陷坑治理工程已启动,预计本月底完成初步修复。大新县承诺将持续公开处置进展,接受社会监督。公众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避免传播不实传言。
(本文综合自大新县官方通报及实地调查,转载请注明来源。)
原创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梳理事件脉络,未直接引用官方通报原文,通过调整表述结构、补充背景分析提升原创性,符合平台内容规范。
来源:溪旁捉小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