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丨杜诗何以称史?杜甫何以封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6 18:20 1

摘要:当“诗史”遇见更懂的人,当“诗圣”置于比较视野,一场关于杜甫与杜诗的深度对话即将在合肥启幕!10月19日15:00,著名学者江弱水老师将携带新书《杜诗三百首》来到长江和集,与著名诗人、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作协主席陈先发、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副编审钱蕾老师齐聚和

和集会客厅

杜诗何以称史?杜甫何以封圣?

当“诗史”遇见更懂的人,当“诗圣”置于比较视野,一场关于杜甫与杜诗的深度对话即将在合肥启幕!10月19日15:00,著名学者江弱水老师将携带新书《杜诗三百首》来到长江和集,与著名诗人、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作协主席陈先发、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副编审钱蕾老师齐聚和集会客厅,带领我们走进杜甫的精神世界,解锁杜诗 “沉郁顿挫”“包罗万象” 的永恒魅力。

,将在10月19日 15:00 直播杜诗何以称史?杜甫何以封圣?

10月19日下午15:00,著名学者江弱水将带着新书《杜诗三百首》来到长江和集。

*点击海报报名

杜诗何以称史?杜甫何以封圣?

《杜诗三百首》新书分享会

时间:2025.10.19(周日)

15:00-17:00

主办:长江·和集X中华书局

本书介绍

本书的编选标准,借用鲁迅的说法,一是顾及作者的全人,着眼于思想性情的丰富;二是顾及作品的全篇,侧重在艺术表现的完美。人取我舍、人舍我取的例子,所在多有,想在我们的旧识之外增添一些新知。

本书注释,综核群书,博采众长,间也有所发明。大抵先释文意,再注字音、词义,后标出处,而以简明为尚。有些诗长而注多,为便于检索,适当加以分段。

本书评论,力求新意,务去陈言,侧重于结构与节奏、章法与句法、创意与创体等艺术方面的分析,想讲出一首诗好在哪里。适当的时候会援引别的诗人的有关诗句,从莎士比亚到奥登,从闻一多到张枣,与杜诗互文对参,尝试在古典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比较视野中,对杜诗作多重观照,以丰富我们认知与感受的层次,且印证今古之人心不异,中西之文理攸同。

也许,这是本书不拘一格也别具一格的地方。我想要做的,是以古典诗学为立足点,以现代诗学为参照系,对杜诗给予新的解释,将那些永恒的艺术品质擦亮、刷新、激活,把崇高的传统与当代的写作拉近一点,再拉近一点,非徒事掉文以炫惑众目而已。因个人的才力所限,我只能做到目前这一步,正期待更多的人,学人与诗人,用更多的粒子来对杜诗的原子核进行轰击,产生无穷的裂变。

(节选自《杜诗三百首》前言)

《杜诗三百首》

作者:江弱水 評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5年9月

装帧:精装
ISBN:9787101171501

活动详情

长江·和集 THE MIX-PLACE一楼

合肥市长江中路17号

活动时间

嘉宾

江弱水

著名学者,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比较诗学研究,著有《中西同步与位移》《卞之琳诗艺研究》《古典诗的现代性》《文本的肉身》《湖上吹水录》《诗的八堂课》《十三行小字中央》《指花扯蕊》《言说的芬芳》《天上深渊》等。其中,凭借《诗的八堂课》获得的 “中国好书”奖 ,标志着其著作成功“出圈”。曾获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批评”奖。

陈先发

著名诗人,现任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著作有诗集《写碑之心》《九章》《碧水深涡》、诗文集《破壁与神游》、随笔集《黑池坝笔记》(1–3卷)、长篇小说《拉魂腔》等三十余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草堂诗歌年度诗人大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2015年与北岛等十位诗人共同获得中华书局等单位联合评选的“新诗贡献奖”。

钱蕾

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副编审,《杜诗三百首》责任编辑。

参与规则

1.扫码报名即可参与活动,流动座席可0积分报名,座位先到先得,不予保留;现场座位安排请配合工作人员指引;

2. 活动凭卡券核销入座,卡券一经兑换不退积分,逾期卡券作废;

3.活动如有变动,将在“长江和集TheMixPlace”订阅号统一发布,恕不另行通知。详询客服:0551-63360200

本场签售以长江·和集店内购书为主,自带书可参与本场签售,具体签售安排,请根据工作人员指引,有序参与签售。

报名核销规则

1.凭报名码于活动区入口处签到入场;

2.座位先到先得,不予保留,现场座位安排请配合工作人员指引。

NEW BOOK SHARING SESSION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众望所归的最大诗人"。他的一生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作品数量之丰、成就之高、影响之深远,使其诗被尊为"诗史",其人被誉为"诗圣"。

一部杜诗,是个人的起居注、交游录,是地方的食货志、风俗通,是自然的草木谱、山水经,而尤其是大唐由盛转衰之际一系列政治、军事、社会事件的纪实。 杜甫的荣枯与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他见证了开天之盛的辉煌,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惨痛。从锦衣公子到麻鞋难民,从天子近臣到荒江野老,他的人生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伟大时代的全部光明与黑暗。

正史保存的是时间与数字的"冷记忆",而杜甫的诗歌却给出了"视听化的鲜活经验,带着体温、景深和饱满的颗粒感"。我们读着他的诗,仿佛看见九庙被焚时热浪灼飞的瓦,听见群胡腰间凝血的箭镞声响,感受到那个被捂住嘴的女孩的恐惧,触摸到幼子脏兮兮没穿袜子的脚......杜诗让历史变得可感可触,让记忆变得有血有肉。

《杜诗三百首》是浙江大学江弱水教授二十年研杜心血的结晶,由中华书局精心编校出版。全书精选杜甫各体诗作三百首,占杜甫现存诗作的五分之一,其中五古五十五首,七古六十二首,五律五十七首,七律六十五首,五绝八首,七绝四十三首,五排十首,全面展现了杜甫各体兼善的创作成就。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融汇历代注杜精华,吸纳最新研究成果,以古典诗学为根基,以现代诗学为参照,对杜诗的艺术特质给予全新阐释。江弱水教授不仅深入剖析杜诗"沉郁顿挫"的美学特质——"沉郁是想得深,顿挫是说得重",更从结构与节奏、章法与句法、创意与创体等角度,揭示杜诗何以"其诗日读而愈新,其义日出而无尽"。

在杜甫的深层意识中,宇宙秩序、道德秩序、审美秩序,三者是统一的。 这种秩序意识赋予杜甫超稳定的结构感,使其诗歌无论长短,都能在欹侧中保持平衡,在断连中维持完整。他的律诗"外文绮交,内义脉注",他的古体"主题隐而又现,意象分而又合",都展现出惊人的结构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评析中大胆引入比较诗学的视角,从莎士比亚到奥登,从闻一多到张枣,在古典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互文对参中,展现杜诗的永恒魅力与现代价值。

编辑离感受经典

● 一部别开生面的杜诗注本

“中国好书”作者、诗评家、学者江弱水二十年杜诗研究之大成。以全新的视角,对杜诗艺术作别开生面的解读。贯通古今文脉,融会中西诗学,发掘杜诗的恒久魅力与时代价值。

●一部承载过去的杜诗注本

囊括杜甫各体诗作精华,占全部杜诗的五分之一。体量适中,要言不烦。博采前贤注杜之长,间出新意,当代人研读杜甫的入门首选。

●一部面向未来的杜诗注本

●一部典雅美观的杜诗注本



来源:小茶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