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主持人李梓萌亲自推荐,这款鱼油能治头晕手麻!"当你看到这样的直播间宣传时,是否会心动下单?2025年6月,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全国首例AI仿冒央视主持人带货案,揭开了普通糖果被包装成"神药"的黑色产业链。
"央视主持人李梓萌亲自推荐,这款鱼油能治头晕手麻!"当你看到这样的直播间宣传时,是否会心动下单?2025年6月,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全国首例AI仿冒央视主持人带货案,揭开了普通糖果被包装成"神药"的黑色产业链。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的举报显示,某公司直播间使用伪造的李梓萌形象,宣称其销售的"深海多烯鱼油"具有"改善记忆""缓解手麻"等12项医疗功效。调查发现,该产品实际执行标准为糖果类,属于普通食品。
直播间展板赫然标注"适合头晕头痛、手麻脚麻、记忆下降人群"等医疗用语,而经技术鉴定,主持人形象完全由AI生成。这种"技术+话术"的双重欺诈模式,让88万粉丝的直播间成为收割健康焦虑的温床。
产品解构:糖果与"神药"的魔幻变身对比产品外包装与直播间话术可见明显矛盾:包装注明"糖果类执行标准GB17399",直播却宣称"预防老年痴呆"。营养学家分析指出,每粒鱼油糖果DHA含量仅50mg,远低于每日推荐摄入量(成人200-250mg),且人体实际吸收率不足30%。
商家构建的"头晕→脑供血不足→鱼油治疗"伪逻辑链,精准抓住中老年人健康痛点。这种将普通食品包装成"万能神药"的话术模板,已成为黑产标准操作流程。
技术黑产:AI伪造的灰色产业链涉案企业使用的AI换脸技术,据调查源自地下黑产市场。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形象生成内容已构成违法。网络安全专家透露,当前"500元即可定制明星带货视频",黑产甚至提供"包过平台审核"服务。
识别AI合成内容可注意三大破绽:手指关节不自然、瞳孔反光缺失、唇形与语音不同步。但技术迭代使伪造内容越来越难辨真伪,这正是监管面临的严峻挑战。
维权指南:三招识破"李鬼"带货第一查资质,保健食品需有"蓝帽子"标识,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查询;第二验人物,央视网公布的主持人官方账号清单是验证真伪的关键依据;第三留证据,录屏存证时需完整记录直播间ID、时间戳、商品链接等要素。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特别提醒,举报时应提交证据材料包(含视频链接、支付凭证、产品包装照片),并注明"AI仿冒举报"字样,这将大幅提升查处效率。
监管升级:AI时代的新型打假战此案作为全国首例AI仿冒公众人物带货行政处罚案,标志着《广告法》在数字时代的适用性突破。随着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清朗·AI治理"专项行动启动,平台方将承担更严格的深度合成内容标识义务。
面对AI诈骗新形态,消费者需牢记九字口诀:不轻信、会验证、敢维权。技术本无罪,作恶的永远是人。当李鬼戴上高科技面具行骗时,我们既要警惕陷阱,更应保持对技术向善的信心。
来源:小贾科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