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牵头加沙和平协议,人质回归欢呼不断,和平能否稳得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10:15 2

摘要:没等多久,剩下的13名人质也从加沙不同地方被送了出来,人群的欢呼又高了一截,这种双向的等待与欢呼,在持续两年的冲突里太少见了。

加沙停火,以色列特拉维夫人质广场挤满了人,大家都盯着一个方向,等着人质获释的消息。

当首批7名人质被交到红十字会手上时,广场上突然爆发出欢呼声,那声音里混着relief和激动,连远处的人都能感受到。

没等多久,剩下的13名人质也从加沙不同地方被送了出来,人群的欢呼又高了一截,这种双向的等待与欢呼,在持续两年的冲突里太少见了。

同一时间,约旦河西岸的拉马拉也围着不少人,还有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安全官员。

他们等的是从以色列监狱里出来的亲人,近2000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跟着以色列人质的释放,也踏上了回家的路。

之前10月9日的时候,加沙流离失所者营地里的孩子,就已经提前举着小旗子庆祝停火协议成了,现在想来,那些孩子的笑容,早早就透了和平的盼头。

这场让人揪心又欣慰的人质交换,背后是一份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牵头的和平协议,10月13当天,特朗普还去了耶路撒冷的以色列议会,站在台上说加沙战争结束了,哈马斯会解除武装。

他说这不仅是战争的终结,更是恐怖与死亡时期的结束,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长久噩梦”终于醒了,以色列12频道紧接着就播了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表态,也说战争结束了。

特朗普此时高调介入,与其说是单纯推动和平,更像是想借中东局势重塑美国的地区影响力,他提的“20点计划”,既想解决加沙的人道问题,也想把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捡回来。

为了让停火能稳住,美国还派了200名军事人员来帮忙,首批人10月9日就到了以色列,这些人会和埃及、卡塔尔、土耳其、阿联酋一起组成国际维稳力量,还会建一个军民事务协调中心。

埃及总统塞西那段时间也没闲着,在开罗见了美方代表维特科夫和库什纳,就是想把停火后的协调工作捋顺。

本来想只看以色列的军事优势,但后来发现,两年打下来,他们内部的裂痕已经藏不住了,以色列《国土报》在战争两周年时算过,死亡人数快到2000了。

除了死人,国内还分了裂,好多人心里都出了问题,连对别人的同理心都少了,越来越多以色列人开始问,这仗再打下去有啥意义?抗议活动一次比一次多。

民调里显示,连右翼选民都支持结束战斗救人质,可见大家是真打累了,外部的压力也不小。

国际上骂以色列的声音一直没停,以前的盟友态度也软了,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更是倒回去不少,经济和外交上都被孤立了。

这种情况下,以色列想硬撑也撑不住,只能在谈判上让一步,再看加沙这边,情况更糟,从2023年10月到现在,超过6.7万人死了,其中近2万是孩子,还有17万人受伤。

房子炸没了,医院开不了门,好多人没地方住,大部分土地还被以色列控制着。

搞不清的是,哈马斯之前的强硬姿态,到最后还是扛不住现实的压力,高层没了,黎巴嫩真主党、伊朗这些支持者也被以色列削弱了,手里能打的牌越来越少,再打下去,加沙的老百姓就真没活路了。

如此看来,国际社会的态度转变不是突然的,而是加沙的人道危机实在撑不下去了,9月26日联合国大会上,不少西方国家都承认巴勒斯坦国了,这一下,停火就成了不得不办的事。

但和平这事儿,不是签了协议就完了,很显然,协议里的监督条款看着有,其实没多少约束力,调停国设了协调委员会和观察员,但没有实质性的强制力,真有人不遵守,也没法管。

而且条款写得也模糊,以色列要是说“为了安全”,还能接着搞点小规模打击;哈马斯要解除武装,可怎么验证没人说清楚,说不定他们会表面妥协,暗地里还留着劲儿。

更让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以军撤走后,加沙还没建起靠谱的安全力量,哈马斯或者其他派别换个名字就能再出来,武器走私也可能卷土重来。

国际维稳力量到底派多少人、能管啥,现在也没定数,巴勒斯坦记者萨利赫・贾夫拉维就是例子,他熬了两年战争,停火后却在加沙南部被武装团伙杀了。

这位记者的遭遇就像个信号,停火了不代表安全了,武装团伙还在,安全真空没填上,战后治理也是个大麻烦。

把哈马斯排除在外,虽然以色列和西方满意了,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要把西岸和加沙整合起来,难上加难。

援助的事儿也没说透,协议说要开援助通道,但给多少、从哪走、谁来监督,都没定。

以前就有不少人道主义组织在巴勒斯坦被指认腐败,现在要是没规矩,援助可能被挪用,老百姓还是拿不到好处,从长远看,巴勒斯坦问题还是没个明确方向。

“两国方案”一直没进展,加沙说不定会变成“半自治、靠国际管”的样子,表面上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掌权,实际上得靠外部力量治理。

周边国家也没闲着,卡塔尔、埃及想接着当调停人,土耳其、伊朗却在背后给哈马斯撑劲儿,想让他们保住点政治地位。

特朗普虽然帮着打破了谈判僵局,但他的脾气和政策总变,美国国内的政治情况也复杂,说不定哪天态度就变了。

他之前一会儿跟以色列说“安全最重要”,一会儿又对外说“谈判快成了”,这样很容易让各方互相不信任,毫无疑问,这次停火是个好开头,人质回家、战火暂停,对两边老百姓都是好事。

但要真实现长久和平,还得解决根本问题,以色列要的安全,巴勒斯坦要的建国,这些绕不开。

中东的和平从来不是靠一份协议就能定下来的,得靠各方真真切切为老百姓着想,在国际社会的公正帮忙下,一步一步把问题解开。

不然,这次的停火,可能只是下一次冲突前的休息而已。

来源:史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