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3日是全球第12个“世界血栓日”,围绕“从头到脚,积极管控,预防血栓,守护健康”的主题,10月14上午,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科楼一楼大厅组织多部门联合义诊活动,为市民的健康筑起一道温暖的守护。
10月13日是全球第12个“世界血栓日”,围绕“从头到脚,积极管控,预防血栓,守护健康”的主题,10月14上午,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科楼一楼大厅组织多部门联合义诊活动,为市民的健康筑起一道温暖的守护。
本次义诊宣传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取得了圆满成功,多部门高效协同,彰显团队合力。活动由VTE防治中心牵头,得到了医务部、护理部、基本公卫科、普外科、骨科、介入诊疗部等多个临床科室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专家现场坐诊,服务专业精准,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解答了“什么是静脉血栓”、“哪些人是高危人群”、“血栓的危害有哪些”以及“如何有效预防”等核心问题,特别是结合骨科术后、长期卧床、久坐不动等常见高风险场景,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个性化建议;义诊活动吸引了不少前来就诊的群众驻足咨询,宣教形式多样,传播效果显著。 除现场咨询外,活动还准备了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的VTE防治宣传手册。手册作为知识的延伸,方便群众带回家中继续学习或与家人分享,有效扩大了宣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此次 “世界血栓日” 义诊活动的举办,不仅让更多群众认识到血栓防治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健康防护意识。医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规范化管理,提升 VTE 防治诊疗能力,将VTE防治知识融入日常诊疗工作的各个环节,为群众提供更加规范、专业的血栓防治服务,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什么是血栓?为何它如此危险?
简单来说,血栓就是血管中异常形成的“血块”。正常情况下,身体受伤时形成的血栓能有效止血,是一种保护机制。但如果血栓在不该出现的时间、不该出现的位置形成,就会堵塞血管,成为致命的“路障”。
血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若发生在脑部,可导致脑卒中;在心脏,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在肺部,会造成肺栓塞,严重时可瞬间致命;发生在腿部,则形成深静脉血栓,可能引起腿部肿痛,甚至带来远期并发症。
警惕这些血栓信号
头部警报(脑卒中):突发面部歪斜、口角流涎、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
胸部警报(心肌梗死、肺栓塞):突然出现的剧烈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甚至晕厥。
肢体警报(深静脉血栓):单侧腿部(常见于小腿)肿胀、疼痛、发红、皮温升高。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突然发作,务必立即就医,争分夺秒!
几点实用建议:
第一,增加身体活动。树立久坐不动易患血栓的观念,改变久坐习惯。使用电脑1小时就应休息片刻,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时也要起身走动,做勾绷脚尖的活动。
第二,保持均衡饮食。安排好多样的平衡膳食,清淡饮食,戒烟限酒。可适当食用洋葱、大蒜、芹菜、黑木耳等具有预防血栓作用的食物。
第三,保证充足饮水。每人每天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第四,遵循规律用药。对于血栓高危人群或在治疗期的患者,不能擅自停药,应严格遵守医嘱服药。
第五,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疑似血栓的症状,如肢体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来源:齐鲁暖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