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8日,“红色贡当”革命图文遗物专题展在日喀则市博物馆顺利收展。这是日喀则市级首次为乡镇开办专题展览。此次展览共展陈各类旧军用品、书信票证等革命实物32件(套),驻军遗址、边境界桩、马背巡边等典型照片7张,全景式展现了上世纪60至70年代人民子弟兵与边境沿
#记录我的2025#
甲子重开新历纪 春秋又续赤诚章
“红色贡当”革命图文遗物专题展在日喀则市博物馆成功举办
薛翔炜
10月8日,“红色贡当”革命图文遗物专题展在日喀则市博物馆顺利收展。这是日喀则市级首次为乡镇开办专题展览。此次展览共展陈各类旧军用品、书信票证等革命实物32件(套),驻军遗址、边境界桩、马背巡边等典型照片7张,全景式展现了上世纪60至70年代人民子弟兵与边境沿线各族群众携手戍边、共保家园的革命史诗,生动呈现了近年来边境贡当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喜人成绩。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超700名市民游客前往观展,展览获得巨大成功。
“红色贡当”革命图文遗物展(1)
“红色贡当”革命图文遗物展(2)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原西藏军区独立步兵162团(前身为18军54师162团)1营驻防贡当6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举办“红色贡当”专题展览,既是对革命前辈的最好礼敬,更是对革命精神的最好传承。
162团驻防贡当1营老兵座谈会后合影(1)
162团驻防贡当1营老兵座谈会后与会人员合影(2)
60年前,边境局势紧张动荡,原西藏军区独立步兵162团从昌都市江达县千里移防至日喀则市吉隆县,其1营所属部队在危难之际进驻贡当,与贡当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解放军进驻前,贡当沿线匪患横行,举家逃离的边民群众难以计数。解放军进驻贡当沿线后,随即开展稳境安民、剿匪戍边、民主改革等工作,推动边境地区局势快速回稳,感召越来越多被裹挟出境边民群众回归祖国怀抱。70年代中后期,部队胜利完成戍边任务陆续移防后,乡政府将营部大院改建为学校,教育贡当青年从“金珠玛米”手中接过守卫边疆、建设家园的“接力棒”。几十年来,颂扬人民子弟兵的红歌在贡当大地经久传唱,贡当境内4处营(连)部红色遗址、2处无名烈士墓地已经成为贡当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每逢清明节、青年节、建军节等节日,贡当干部群众都会前往无名烈士墓祭扫,以此表达对“金珠玛米”的无限感念之情。
1971年,西藏军区日喀则八医院巡回医疗队深入贡当沿线巡诊,马队中无人乘骑的两匹军马分别驮着因运送物资不幸冻亡的边防战士罗桑加措和李金明的遗体。
贡当村驻军遗址 (1)
贡当村驻军遗址 (2)
贡当村驻军遗址碉堡
贡当沿线官兵进行仰角射击训练
汝村驻军遗址 (1)
汝村驻军遗址 (2)
汝村驻军遗址碉堡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党委、政府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21年乡镇换届后,贡当乡新一届党政班子将挖掘、整理、保护、宣传贡当红色历史作为重要工作,提出依托红色资源禀赋,打造“贡当边境党性教育基地”工作目标,但受制于种种条件制约和实际困难,贡当红色历史挖掘保护工作面临只有“浅探”没有“深挖”,只能“收集”无法“整理”,守着“红色家底”却讲不活“红色故事”、唤不醒“沉睡资源”的巨大困境。
笔者调研
如何才能勾勒还原出贡当红色故事的完整轮廓?如何才能赋予贡当驻军遗址更加饱满深邃的精神内涵?如何才能以点连线整体盘活贡当红色资源?贡当乡党委将“理清脉络、还原历史、注入内涵、讲活故事、扩大影响”作为“破题”思路,统筹各方力量成立贡当红色历史文化挖掘专班,实地勘查遗迹遗址,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及档案资料,形成《“金珠玛米”在汝村》《坚持“四个聚焦” 铸牢“钢铁长城”》《红旗拂照边境线 辉映强边新样板》《传承红色基因 共筑平安边疆》《血战强拉山》《风雪强拉山》等典型材料,并在区市“四个创建”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创建、“五共五固”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市红色革命文化点普查等系列工作中,持续高质量报送典型事迹,进一步扩大贡当红色故事传播广度,为贡当红色历史挖掘工作吸引更多关注重视,用心争取上级党政及相关行业部门在资金、政策、技术上的支持。
贡当乡机关党支部、乡边境派出所党支部、贡当村党支部在驻军遗址开展“五共五固”活动
万事开头难,星火可燎原。贡当红色历史挖掘整理工作大步迈开后,得到了区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大力支持,并获得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及贡当沿线退伍老战士的热烈响应、倾情帮助。2023年12月,“红色美丽村庄”工作推进会暨原162团驻防贡当1营老兵座谈会在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隆重召开,曾在边境贡当扎根奉献的退伍老兵及本地干部群众、业内专家学者等38人“千里连线”,共同为贡当红色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建言献策。在贡当乡党委诚挚号召下,近年来,全国各省(区、市)的87名革命前辈在网络平台分享贡当驻军故事,形成长短文章71篇,共计34万余字。2023年底,乡党委组织专业力量赴内地4省8市,实地走访看望上世纪60至70年代贡当沿线服役老兵29名,搜集军装、书信、生活用品等各类革命实物100余件,拍摄口述历史相关影像29条,为贡当红色历史挖掘保护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望慰问贡当沿线服役老战士
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篮
加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是全面用好红色资源“富矿”的基础性工作。今年6月,中组部已将吉隆县贡当乡贡当村评定为西藏自治区5个中央财政重点扶持建设的红色美丽村庄之一,此次“红色贡当”革命图文遗物专题展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贡当红色历史挖掘保护工作掀开了崭新的篇章。如今,沐浴着党恩成长的一代代贡当人,早已将传承红色故事、珍藏红色记忆、孕育红色文化融入了精神血脉。随着革命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工作持续推进,贡当这张中尼边境线上的“红色名片”必将越发闪亮。
市民游客在日喀则市博物馆“红色贡当”专题展参观
作者简介:
薛翔炜:1995年生,山西吕梁人,西藏吉隆县贡当乡干部。2016年至2018年在西藏边防部队服役,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留藏后,投身国防知识宣讲、爱国主义精神宣传和红色历史文化挖掘保护事业,受到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通报表彰。2023年12月,入选日喀则市政协文史资料专家库,受聘为市政协首批文史资料专员。曾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
来源:雪域情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