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者按八天假期、8.88亿人次出行、8090亿元消费——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的这份成绩单,再次印证了文旅市场的强劲活力。然而,在热潮之下,同质化竞争、文化内涵不够、产业协同不足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凸显,文旅融合如何超越简单的业态叠加,实现从“形合”到“神融”的跃
深耕文化内核重塑文旅质感
八天假期、8.88亿人次出行、8090亿元消费——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的这份成绩单,再次印证了文旅市场的强劲活力。然而,在热潮之下,同质化竞争、文化内涵不够、产业协同不足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凸显,文旅融合如何超越简单的业态叠加,实现从“形合”到“神融”的跃升?本期深度报道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产业融合的创新实践,从文化价值深度挖掘、科技赋能体验升级、跨产业协同联动等维度,探索走出浅层化困局的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赋能长远发展。
广州大型光影沉浸式舞台剧《黄埔!黄埔!》
■中国经济时报见习记者钟秋月
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假期,国内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而科技赋能文旅则为假日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户外,重庆四面山景区的古风智能机器人、机器狗吸引游客驻足;成都夜游锦江项目、大连东港的主题光影秀,点亮了城市夜色。而在室内,陕西历史博物馆的VR体验、上海博物馆的AI艺术秀,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展新感受。从景区到博物馆,科技正不断创造文旅新场景,有效激发消费活力。但业内人士指出,科技赋能文旅领域,要实现从单纯观赏到深度体验的转变,仍需一定时间。
夜间文旅经济表现尤为亮眼。上海5个夜间经济地标消费额同比增长15.3%,四川夜间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8.2%。各地积极盘活夜间资源,无人机、AI等技术赋能光影秀与夜游项目,西安大唐不夜城、河南开封府等景点人气旺盛,江苏40家博物馆推出夜游活动。
“科技+文旅”模式尤其受到年轻观众和亲子家庭的青睐。在上海博物馆,《了不起的老祖宗——周同学的时空奇遇记》主题艺术秀成为焦点。该展以“周同学”这一周杰伦官方二次元IP为叙事线索,融合AI光影与机器人互动,让观众与十二件文物“对话”。游客表示,其打破了静态观展模式,增强了参与感与趣味性。
“作为周杰伦的官方二次元IP形象,‘周同学’本身承载着广泛的青春记忆与情感连接。我们选择它,是希望搭建一座桥梁。这种结合方式,可以把馆藏文物带到年轻人眼前,也能把年轻人的好奇心引入博物馆。”巨星传奇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赖国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年轻群体正在成为文旅消费主力。作为“数字原住民”,这一代年轻人还让AI技术从文旅场景中的工具转变为了体验的核心。
在河南开封府,由利亚德集团旗下文旅板块的领航者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亚德励丰文化”)打造的《南衙千秋月》创新推出了“5+N”沉浸式体验模式,将静态的历史古迹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沉浸的活态文化场景;而《同签厅》则借助全息影像与虚拟互动技术,让观众沉浸式走进历史,共同参与判案,把严肃的府衙文化变成了年轻人喜爱的互动体验。这一转变,推动着文旅消费从传统的“赶场观光”,升级为为沉浸式体验买单的新模式。
“近年来,我们精准把握消费年轻化的这一趋势。将创新的视听体验延伸至城市夜空,打造出了茅台《天酿》演艺、广州《黄埔!黄埔!》等文娱演艺内容。借AI动态叙事、全息影像、虚拟演员等技术,覆盖实景演出、电音节、电竞赛事等场景,重塑演艺体验与观演之间的关系,打造满足年轻人精神与社交需求的新消费场景。”利亚德励丰文化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以来,文旅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各地景区与博物馆纷纷引入元宇宙、VR体验馆等技术,然而项目效果参差不齐。技术如何切实提升体验,而非流于噱头?
“科技的价值从来不在于参数的堆砌,而在于以艺术化的方式激活文化记忆、延伸感官边界,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完成与历史文化的深度对话,从而更好地产生情感共鸣。”利亚德励丰文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文旅项目需要以当地文化为根基、以时代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艺术为手段。
激活文化基因是文旅产业实现深度发展的核心。而博物馆等展陈机构作为文化展示关键载体,正是激活该基因的重要阵地。
中研普华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展陈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并以20%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
“以巨星传奇与上海博物馆推出的主题艺术秀为例,将明星IP引入上海博物馆的核心是‘双向赋能’。一方面,博物馆借助IP与VR、NFC数字抽卡等技术,让文物从静态陈列转向动态参与。另一方面,IP本身也可以通过融入文化底蕴,进而从潮流符号升级为文化传播者。”赖国辉说道。
上海博物馆《了不起的老祖宗》主题艺术秀
上海博物馆首次引入明星IP,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潮流艺术的跨界创新。这一实践不仅为展陈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还在叙事上通过情感化、故事化的沉浸剧情拉近了文物与公众的距离;在体验上借助AI、全息投影等技术让历史可感知、可互动;在传播上依托IP吸引多元受众,让博物馆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文化打卡地。
科技赋能文旅行业,关键在于以科技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核。“技术已不再是单纯增添炫酷效果的工具,而是升级为重塑空间价值、构建深度文化叙事的核心驱动力。”利亚德励丰文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融合多媒体数字技术与沉浸式互动体验,并将其应用到各类展馆、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专题馆及主题公园等展陈场景中,借助技术手段为场馆赋予独特的灵魂与故事;同时,还将不断跨越应用边界,构建包含‘夜间经济、数字展陈、文娱演艺、IP合作与运营’的四驱模式多元化业务生态。”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