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一夜的休息,清晨本该是精力充沛、神清气爽的开始。然而,如果经常在起床后出现几种不舒服,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提示血脂水平已经超标。
经过一夜的休息,清晨本该是精力充沛、神清气爽的开始。然而,如果经常在起床后出现几种不舒服,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提示血脂水平已经超标。
4种表现提示血脂超标
高血脂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它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1。当血脂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一些细微的变化发出信号,而有些症状则会被误认为是没睡好所致。
异常的疲倦与困倦
明明睡得很好,醒来后依然浑身乏力、头脑昏沉,仿佛没睡一样。这是因为血液中过高的脂质增加了血液黏稠度,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大脑供氧不足,引发持续的疲劳感。
肢体麻木,尤其是一侧
早晨醒来发现手脚,尤其是单侧肢体出现麻木、迟钝感,要格外警惕。高血脂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影响末梢血液循环。当流向神经和组织的血液减少时,就会产生麻木感。
晨起头晕、头脑不清
一坐起来感觉天旋地转或持续性的头晕,片刻后才能缓解。这是由于血液黏稠,影响脑部供血,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2。
气短胸闷、呼吸不畅
起床后稍活动一下就感到胸闷、气短,这是因为从睡眠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起床后的活动,心脏需氧量增加,而高血脂会加重心脏负荷,当心脏供血不足时,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
长期血脂异常的严重后果
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为35.6%,但35岁以上成人的知晓率仅16.1%。
血脂异常与否,主要看四个指标,其中,尤为关键的指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其正常范围要低于3.4毫摩尔/升(健康人群),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LDL-C水平最好降到2.6毫摩尔/升以下;患有冠心病、心梗、脑梗、严重颈动脉斑块,这一指标最好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
如果忽视症状,任由血脂异常发展,血液中过多的脂质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让血管变硬、变窄,导致严重后果。
心脑血管疾病
这是最直接、最危险的后果。斑块一旦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心血管则引发心肌梗死,堵塞脑血管则导致脑卒中,致死致残率极高2。
其他脏器损害
可能引发胰腺炎、胆结石、脂肪肝等问题,还会损害肾功能。
代谢性疾病
高血脂与全身代谢异常相关,增加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风险。
及时干预,科学降脂是关键
一旦发现血脂异常,应立即就医,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的药物治疗进行控制。
LDL-C是形成斑块的主要“材料”,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元凶,没有它就难以出现动脉血栓,心梗、脑梗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把LDL-C维持在较低水平,是ASCVD防治的关键所在。
对于高血脂患者,尤其是需要进一步强化降脂或担心复发的人群来说,选择高效、便捷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目前,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的常用药,但有些患者不耐受或LDL-C降低效果不明显,且存在潜在的副作用,因此,药物联合应用已成为血脂异常管理的基本趋势3。近年来,PCSK9单抗类药物与他汀类药物的联合用药越来越广泛,但患者依然需要每日服用+频繁注射,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
瑞卡西单抗是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4,作为一种创新的降脂药物,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它可通过与循环中的PCSK9结合,促进LDL-C清除,达到高效降低血清LDL-C水平。具体来说,它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效降脂
临床研究显示,瑞卡西单抗单药治疗也能实现高效达标,LDL-C降幅可达52.8%,24周LDL-C达标率可达92.8%5。
在联合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时,LDL-C再下降64%,24周LDL-C达标率可达94.5%,有助进一步实现LDL-C达标6。
长效维持
瑞卡西单抗的有效成分在体内代谢很慢,可实现双月注射,大大提高了用药依从性,便于患者用药。
灵活用药
他汀类药物可能带来肝损伤、肌肉疼痛等副作用7,且部分患者他汀不耐受,而瑞卡西单抗的“灵活性”为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选择,它可以单药用于ASCVD患者的降脂治疗,且是目前长效且不带使用限制就获批单药降脂适应症的PCSK9抑制剂。
总之,其不仅在降脂方面表现十分“优秀”,还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解决了传统口服药可能漏服、停服的难题,让长期血脂管理变得更为简单、轻松。
除了坚持用药,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中,把好“入口关”是重中之重。《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8中,提到了血脂异常人群的膳食重点:
●超重和肥胖人群每天可减少300~500千卡的能量摄入。
●高脂血人群每周进行5~7次体育锻炼,每次3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
●饮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搭配。
●脂肪摄入量以占总能量20%~25%为宜。
●食物每天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
●适当多吃大豆、洋葱、香菇以及深色蔬果等。
●食盐用量每日不超过5g,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戒烟限酒。
辨别血脂超标的信号,关注血脂水平,就是关爱心脑血管健康。通过及时筛查、科学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血脂,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
[2]警惕健康的“隐形杀手”——高血脂.家庭生活指南 2024年 9月刊 第 40卷 第 9期
[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 中国循环杂志,2023,38(3): 237-271.
[4]https://www.xinhuanet.com/digital/20250121/907d9de731f549cfb80b05ac932d7964/c.html
[5]Xu M,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4 Nov 12;84(20):2026-2036.
[6]Recaticimab as Add-On Therapy to Statins for Non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The Randomized, Phase 3 REMAIN-2 Trial. J Am Coll Cardiol. 2024 Nov 12;84(20):2037-2047.
[7]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与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1月第11卷第1期
[8]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EB/OL].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
特别策划
来源:丹参聊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