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罗浮山云雾未散,徒步爱好者已踏着古驿道的青石板启程;正午的显岗水库畔,骑行队伍沿着环湖碧道飞驰而过;傍晚的双月湾上空,滑翔伞迎着落日划出优美弧线;与此同时,正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轮滑赛场上,悉数由惠州运动员组成的广东省速度轮滑队正在家门口激烈拼搏,
清晨的罗浮山云雾未散,徒步爱好者已踏着古驿道的青石板启程;正午的显岗水库畔,骑行队伍沿着环湖碧道飞驰而过;傍晚的双月湾上空,滑翔伞迎着落日划出优美弧线;与此同时,正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轮滑赛场上,悉数由惠州运动员组成的广东省速度轮滑队正在家门口激烈拼搏,场边有来自省内外的观众发出阵阵惊呼……
大亚湾小径湾海滨绿道。
从罗浮山间的徒步身影到十五运会赛场的激情角逐,从生产车间的机械轰鸣到运动小镇的加速崛起,惠州正以 “运动赋能城市,山海书写未来” 为理念,将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坚实雄厚的产业基础、精彩纷呈的赛事活动与高瞻远瞩的规划布局相融合,全力打造集顶级赛事举办、沉浸式休闲体验、创新产业孵化、特色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华南户外运动之都。
以顶级赛事激活 全域运动热潮
2025年金秋,惠州因体育赛事迎来了全年最热闹的时节。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比赛的重要承办城市,惠州赛区从9月至12月接连上演运动盛宴,成为展现其“华南户外运动之都”建设成果的最佳窗口。
惠州赛区共承办五项赛事,除了正在举行中的十五运会群体比赛轮滑项目(10月15日-19日),还有十五运会的跆拳道比赛(9月26日-29日)和滑板比赛(11月10日-11日),残特奥会的跆拳道比赛(9月10日-13日)和跳绳比赛(12月9日-12日)。
为保障赛事顺利举办,惠州高标准新建了滑板场并对惠州体育馆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新建的碗池滑板场严格按照国际赛事标准打造,曲面坡度误差不超过0.5度,防滑涂层采用奥运会同款材料,可满足从专业竞技到大众体验的全场景需求;已有20 年历史的惠州体育馆则对软硬件进行了系统性全面改造,改造后的无障碍通道覆盖率达100%,既保障了赛事的专业度,也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温度。
滑板已融入惠州人的生活。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惠州“赛事 +文化”的创新办赛模式。
9月26日至29日在惠州举行的十五运会跆拳道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共33支队伍、134名运动员参赛,产生了8枚金牌。其中,惠州籍选手王要锡成功拿下男子80公斤以上级冠军。开赛前夕,由惠州歌舞剧院14名演员演绎的非遗舞蹈《盖子狮》燃爆全场,这一以广东省级非遗“盖子狮”为灵感的节目,将传统民俗与现代体育完美融合。
据介绍,在惠州的赛事开赛仪式及中场环节,惠州将集中呈现省级非遗项目《盖子狮》《龙形拳》《惠阳皆歌》与市级非遗《汝湖渔歌》,同时联动本土原创文艺精品,包括以东坡文化为灵感的《鹅城·东坡》、展现客家风情的《好架晒》等,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在感受运动激情的同时,深度领略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据统计,截至10月中旬,惠州赛区已接待观赛游客超8万人次,赛事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的阅读量累计突破5亿次。
事实上,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惠州已形成“高端赛事引领、群众赛事筑基、特色赛事赋能”的赛事体系。2024年,惠州成功举办国家级、省级赛事10余项,其中惠州马拉松吸引1.2万名跑友参赛,赛事直接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消费超8000万元。在专业赛事之外,群众体育活动同样精彩纷呈,2024年全市举办市级群众体育活动超100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成为常态。惠阳的滑翔伞邀请赛、惠东的滨海冲浪赛、博罗的环罗浮山骑行嘉年华等特色赛事,每年吸引数十万大湾区民众参与。2025年刚刚落幕的磨房粤岳越野赛,更是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1200余名越野跑爱好者,在罗浮山的山水间对决。
15日正在惠州举行的十五运会群众比赛轮滑决赛现场。
登山、越野、滑板、帆船等新兴户外项目蓬勃发展,马拉松、徒步、骑行等品牌赛事贯穿全年,不仅点燃了民众的运动热情,更催生了独特的“赛事经济”。据统计,在十五运会滑板测试赛举办期间,周边的运动装备店销量较平日增长3倍。惠州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赛事成为城市的‘流量入口’,更要通过赛事沉淀下可持续的运动文化与消费动能。”
“惠州制造”
构筑全球运动产业高地
如果说赛事是惠州户外运动之都的“名片”,坚实的体育产业基础就是支撑这张名片的“基石”。
作为“万亿工业大市”,惠州在体育制造领域可谓“隐形冠军”云集,这为华南户外运动之都建设提供了强劲的产业动能。数据显示,经过多年深耕,当前惠州聚集了近500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形成了自行车、滑板、轮滑、滑雪、飞镖、网球等完整的产业集群,不仅在全球运动产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更不乏在细分领域独占鳌头的“隐形冠军”。
环“两山”最美旅游公路通车首日举办的骑行活动。 磨房笨影像 供图
在惠阳秋长的惠州市杰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员小张对着眼前的滑板成品正在进行最后的校正,以确保每块滑板的单板正负公差不超过0.3毫米,正是这样的精度把控,让惠州滑板占据全球高端市场35%-40%市场份额。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滑板女子运动员崔宸曦、郑好好等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使用的滑板,也是杰诚运动的出品。
自行车制造是惠州体育产业的另一张“王牌”。惠州萨瓦自行车有限公司创新研发全球最薄碳纤维车架(厚度仅10毫米)惊艳广交会,产品获UCI认证并销往50多国。惠州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年产能近200万辆,带动全市21家自行车制造规上企业及完整产业链,显著提升了惠州在全球自行车产业的竞争力。
在飞镖、反曲弓等细分领域,惠州企业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全球飞镖靶年需求量约200万片,惠州占35%的市场份额。惠州反曲弓年产量稳定在10万套左右,其中八成远销欧美市场,主要生产厂家就是位于博罗石湾镇的惠州市羿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还长期冠名赞助国内外大中型赛事,稳居产业头部。
这些“隐形冠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品质升级,不仅筑牢了惠州体育制造业的根基,更让“惠州制造”成为全球运动器材领域的知名标签。
“体育+制造+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则进一步丰富了惠州户外运动的体验维度。记者了解到,惠州市杰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与惠东双月湾景区合作设立了“滑板体验工坊”,将生产车间与滨海滑板场结合,不仅提供滑板产品展示、互动体验,还融入了冲浪、帆板等运动项目,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将工业生产与滨海运动结合的实践案例。该工坊是惠州打造“中国滑板之都”的重要实践成果,预计年接待体验游客超10万人次。
在横河体育小镇划皮划艇。 磨房笨影像 供图
全域资源 打造户外运动乐园
惠州坐拥“两山两湾一湖”的独特地貌——罗浮山、南昆山巍峨耸立,大亚湾、红海湾碧波万顷,西湖如一颗明珠镶嵌城中,58.2%的森林覆盖率(位居珠三角第二)与280多公里的海岸线,共同编织出覆盖全域的户外运动网络。山海林湖,这些成为惠州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先天且不可复制的优势。
对深圳民众而言,惠州的地理区位优势尤为突出。从深圳市区出发,1.5小时车程可抵罗浮山徒步,2小时内能到双月湾和巽寮湾,冲浪、帆板、海钓,无所不欢。这样的距离优势让 “周末惠州运动游”成为深圳人的新潮流。
刚刚过去的国庆八天长假,惠州山海之间人潮涌动,累计接待游客396.5万人次,同比增长5.4%;实现旅游收入35.35亿元,同比增长7.8%。惠州更一举冲上百度“全国热门迁入地第五”。
其间最热门的要数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了,这条被深圳骑行爱好者称为 “周末最优骑行线”的公路,藏着惠州为吸引大湾区游客精心设计的巧思,路面采用专业骑行道标准铺设,全程避开重型货车通行,确保骑行安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条以 “8”字形串联两大名山的景观大道,沿线16个主题驿站以苏东坡“十六件赏心乐事”为设计灵感,从“清溪浅水行舟”到“微雨竹窗夜话”,每个驿站都融入诗意场景,其中5家民宿驿站还引入全国头部品牌运营,形成高端民宿集群。
位于横河镇的显岗水库驿站是全线16个驿站中新建单体建筑规模最大的一级驿站。它以“飞来家禽自语”的诗意田园风光为底色,为游客打造了一处远离尘嚣的秘境。记者发现,国庆期间这里订单爆满,好多游客都是专门从深圳过来打卡的,并在深度体验后连连称道:“从深圳自驾 1.5小时到驿站,放下行李就能骑行,晚上在驿站喝茶看山,比在深圳住酒店还舒服。”
惠州218最美公路沿线16个驿站之显岗水库驿站。“磨房笨影像”供图
通车首日举办的“骑闯两山 秀美惠州”骑行活动,更成为深惠户外联动的标志性事件。活动吸引超 6000人报名,赛事周末不仅带动片区游客增长5万人次,更让深圳人感受到“运动+休闲”的全新体验。深圳骑行爱好者李先生说:“218公路沿线驿站齐全,从深圳出发当天就能往返,也能住一晚深度体验,太方便了。”
除了山地资源,惠州的滨海区域同样魅力十足。双月湾和巽寮湾是冲浪、帆板、海钓等水上运动的理想赛场。全市建有惠阳区、惠东县等5个滑翔伞基地。大亚湾59.6公里滨海绿道旁,红树林湿地与渔港风情交织,“高铁+骑行”的模式深受深圳游客青睐,每逢周末,绿道上随处可见戴着深圳骑行头盔的身影。
环“两山”最美旅游公路建成是惠州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里程碑事件。 磨房笨影像 供图
惠州的体育设施建设同样成果斐然。据统计,惠州现有17239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9 平方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市级大型体育场馆5个,县区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和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181个社区体育公园让市民实现 “家门口健身”。这些设施不仅服务于本地民众,也让深圳民众无需携带繁重装备,就能在惠州轻松开启运动之旅。
发展蓝图:
“连山、通海、贯城、串趣”
2025年6月,总投资近30亿元的环“南昆山-罗浮山”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全线通车,成为惠州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里程碑事件。这条公路的建成,是惠州通过重大项目与系统规划,构建“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生态游憩网络,加速迈向“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重要举措。
与这条旅游公路相呼应的,是横河户外运动小镇的加速崛起。在博罗县横河镇郭前村布局约4000亩,建“三区两心一带”,三区即综合户外运动服务区、疏林草坪户外区、磨房未来总部区,“两心”为综合服务中心、磨房户外运动中心,“一带”为沿湖户外运动带。目前,全国最大户外运动机构磨房总部已搬迁至小镇内,磨房户外运动中心占地约78亩,依托显岗水库和周边山林资源,打造了完善的骑行道、徒步路线、水上运动区域。以“运动+自然+生活”为理念,规划了能量图书馆、运动商业街、民宿聚落、公共运动场域四大核心功能,引进磨房、ITREE爱树、牛啤堂等品牌,集运动体验、装备零售、主题餐饮和特色住宿于一体。
据介绍,磨房户外运动中心现已开展潜水、桨板、皮划艇、攀岩、越野跑等12项户外运动,未来将拓展至39项“水陆空”多维体验,覆盖专业赛事和亲子休闲,打造华南地区户外运动新地标。
磨房水上运动中心。 磨房笨影像 供图
小镇距深圳市区仅120公里,皮划艇、树攀、丛林穿越……9月27日,来自广州、深圳的100余名青少年在青山绿水间释放活力,沉浸式体验户外运动的魅力。深圳龙华的小运动员林杰说:“第一次在原生态的地方体验皮划艇和攀爬,很新奇也很有意思。”
在系统规划层面,惠州已出台多项重磅政策文件,为华南户外运动之都建设保驾护航。《惠州市文旅体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以“两山两湾一湖”为骨架,以古驿道、绿道、碧道为脉络,实施总长约1100公里的绿网慢行系统工程,形成“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生态游憩网络,为户外运动提供无限畅游空间。目前,大亚湾滨海碧道、东江绿道等路段已投入使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总体规划》则将户外运动作为核心产业之一,规划建设5个户外运动特色小镇、20个运动主题村落,形成 “一核引领、多点支撑” 的户外运动产业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惠州还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夯实“深圳友好”型基因。加强交通衔接,深圳福田至惠州博罗的通勤时间缩短至40分钟;在产业协同方面,吸引深圳的运动品牌运营、赛事策划等企业入驻,与惠州的制造企业形成产业链互补。
“赛事有品牌、体验有深度、产业有活力、文化有特色”——这是惠州打造华南户外运动基地的内涵。惠州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惠州不但要成为大湾区和深圳民众户外运动的“后花园”,更要成为全球运动爱好者向往的“目的地”,“要让运动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气质与最持久的动能”。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