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13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以诗为媒,以月为桥,旨在传递中秋佳节所蕴含的“团圆、和谐、丰收”之意,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10月13日,舞者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举行的2025“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上表演舞蹈。新华社记者 张凤国 摄
新华社纽约10月13日电(记者杨士龙)2025“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13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以诗为媒,以月为桥,旨在传递中秋佳节所蕴含的“团圆、和谐、丰收”之意,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诗会开场,纽约市议员克里斯托弗·马特用中英双语朗诵《静夜思》,引领大家进入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中秋之夜。
随后,中美艺术家朗诵了《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咏月古典名篇。民乐《彩云追月》《百鸟朝凤》、舞蹈《月影流光》等节目与诗歌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中秋的文化内涵。活动在女声独唱《但愿人长久》的悠扬旋律中圆满落幕。
10月13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纽约诗人柯克·拉森在2025“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上朗诵他专门为中秋创作的英文现代诗《又到丰收佳节》。新华社记者 张凤国 摄
纽约诗人柯克·拉森和艾伦·塞默吉安一起朗诵了拉森专门为中秋创作的英文现代诗《又到丰收佳节》。演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是在云南生活工作多年的杰夫·克罗斯比,他的朗诵字正腔圆,感情充沛,收获全场掌声。
联合国全球传播部代表彼得·道金斯说,这场中秋庆典告诉我们,即使相隔万里,人们依然能够共赏一轮明月,共聚在同一片天空之下。他说,诗歌与艺术拥有超越语言的力量,能够连接人心,这正体现了联合国所倡导的和平与理解精神。
“天涯共此时”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全球性品牌文化活动。本次诗会由中国驻纽约旅游办事处主办,美中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
10月13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美国纽约市议员克里斯托弗·马特在2025“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上用中英双语朗诵《静夜思》。新华社记者 张凤国 摄
10月13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嘉宾杰夫·克罗斯比在2025“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上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新华社记者 张凤国 摄
来源:河川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