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刚停,隔壁老李蹲在垄沟边,拿根树枝戳土,一戳一个湿泥窝,嘴里嘟囔:“完了,又得烂根。
雨刚停,隔壁老李蹲在垄沟边,拿根树枝戳土,一戳一个湿泥窝,嘴里嘟囔:“完了,又得烂根。
”三天前,他还不慌,说白菜耐造,结果一场连阴雨,叶子像泡发的紫菜,软塌塌贴在地上,远看像给菜地盖了层绿被子。
老李的懊恼,全国菜农同步直播——农业农村部刚发预警,今年夏季雨水比常年多两成,白菜正好是“喝水喝死”的主儿。
先别急着学老李唉声叹气,雨后的第一步不是追肥,也不是打药,而是“让土喘口气”。
很多人跳过这步,直接撒尿素,结果肥没吸收,根先闷死。
正确姿势:雨停两小时内,穿胶靴下地,拿四齿铁耙,顺垄浅划,深度不过两指,把被雨水拍实的土壳挠松,裂缝里渗进空气,根才能呼吸。
老李去年不信,今年照做,两小时后泥面发白,叶子立马支棱起来,像刚睡醒的人伸了个懒腰。
松完土,才轮到“喝补汤”。
尿素得兑成“淡茶水”——1两尿素兑15升水,桶里搅到颗粒全化,再贴着根浇,每棵不超100毫升。
别嫌麻烦,浓肥等于咸汤,越浇越渴。
山东寿光的棚主偷偷升级,把尿素换成“根腐宁”——枯草芽孢杆菌的粉剂,一亩地两袋,兑水灌根,软腐病发病率从三成掉到5%,比链霉素还狠,关键不打药残,收菜时检测卡一刷,绿灯直接亮,收购商抢着要。
有人嫌灌根慢,想一步登天,那就得把功课做在雨前。
中央气象台一挂暴雨蓝色信号,老手立刻出动机车,背桶里配好“雨衣”——0.1%磷酸二氢钾再滴两滴芸苔素,叶子正反面喷到滴水,等于给白菜套了层隐形防水布。
河南周口对比过,提前喷的田,雨后三天新叶就冒头,没喷的还在原地“emo”,差距肉眼可见。
当然,再牛的叶面肥也救不了“泡澡”的地。
现在新玩法是“高垄+暗管”:垄高25厘米,垄底埋10厘米渗水管,管子周身开针眼孔,像给菜地装了地漏。
雨水一落,两分钟流进管,两小时排干净,菜根连“洗脚水”都喝不上。
江苏实测,这套组合让涝灾损失砍六成,一亩地多收千把块,早把老李眼馋得直搓手。
说到底,白菜怕雨,其实是怕“闷、饿、病”三连击。
松土解决“闷”,菌剂解决“病”,排水解决“根”,三步做完,再谈追肥。
老李今年照抄作业,雨后又松土又灌菌,还提前买了渗水管,虽然管子买贵了两百,但一算账,少打两次链霉素,少烂三百棵菜,里外里多赚两千。
他咧着大嘴笑:“原来不是天整人,是之前懒得整。
”
雨还会再来,预警已经挂在手机上。
菜地里的绿被子能不能变回挺括的小西装,就看这一回,谁还站在田埂上发呆,谁已经蹲下去扒土。
白菜不会说话,根系的呼吸声却听得见——像人憋久了喘的第一口长气,活过来,就是赚钱的开始。
来源:资讯递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