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生态圈 共绘共富图,农银壹私行“恒有善・善托未来”公益活动落地杭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5 19:47 1

摘要:今年正值杭州市慈善总会成立 30 周年,杭州农行“壹私行・公益金融实验室”也迎来成立1周年的重要节点。值此双重节点,杭州农行举办以“公益+金融”深度融合为核心的公益慈善活动,搭建爱心对接平台,解读行业前沿政策,并现场展示了公益实践成果。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慧婷

金融为民,善作善成。10月15日,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在钱塘江畔举办“农银壹私行・恒有善・善托未来”公益慈善活动。

何慧婷/摄

今年正值杭州市慈善总会成立 30 周年,杭州农行“壹私行・公益金融实验室”也迎来成立1周年的重要节点。值此双重节点,杭州农行举办以“公益+金融”深度融合为核心的公益慈善活动,搭建爱心对接平台,解读行业前沿政策,并现场展示了公益实践成果。

“金融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每一项服务、每一个项目的行动准则。”杭州农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壹私行・公益金融实验室”创新平台,浙江省农行已在全省打造多个具有本土特色的标杆慈善信托项目,目前已服务个人、企业及基金会慈善信托客户超60位,信托规模超9800万元。

何慧婷/摄

深耕公益金融

协同构建“公益生态圈”

近年来,杭州市发挥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连续六次位列全省城市慈善发展指数首位。杭州农行立足杭州“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建设大局,以履行大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在公益金融的赛道上持续探索、深耕实践。

从助力山区儿童教育的“暖冬助学计划”,到支持社区养老的“银龄关爱项目”;从帮扶小微企业ESG转型的“绿色公益信托”,到联动慈善组织的“应急救灾专项基金”……杭州农行在现场分享了近年来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乡村振兴、文教卫体等领域的公益成果,生动诠释了“金融有温度,公益有力度”的理念。

活动专门设置了中国公益态势及慈善信托新政策主题演讲。业内专家围绕当前公益金融发展趋势、慈善信托税收优惠政策、企业ESG与公益战略融合路径等热点话题展开解读,为在场企业和爱心人士提供专业指导。

“通过农银壹私行慈善信托,今年我们已经参与了5次公益行动,帮助对象包括困境儿童、困难学生、弱势群体、一线新业态劳动者等。”杭州索恩势界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鲁伟董感慨,之前做公益多是一次性捐款,既没长效性,还担心善款不透明。“杭州农行提供的‘一对一定制化服务’,从信托方案设计到项目落地跟踪都很专业,真正让企业想做公益、会做公益、做好公益。”

活动中,杭州农行联合杭州市慈善总会等机构,为“爱心大使”(慈善信托实际捐赠人)及“公益伙伴”(公益金融合作机构)举行授牌仪式,感谢在公益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组织;同时启动慈善信托签约仪式,进一步完善“需求对接—项目落地—效果反馈”的慈善信托服务闭环。

何慧婷/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特别设置“公益交流对接区”,杭州农行私人银行团队与律师事务所、合作信托公司组成专业服务小组,为到场嘉宾提供慈善信托方案咨询、公益项目匹配等“一站式服务”,现场达成多项公益合作意向,涵盖乡村教育帮扶、社区公益服务等多个领域。

发起公益倡议

打造公益“农银”样板

公益从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众人拾柴的温暖同行。

杭州农行在现场发起《“金融向善・共筑公益新生态”倡议书》,向全市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各界人士发出行动号召,呼吁更多力量加入公益金融队伍,共同推动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三大行动方向:

营造“全民公益”新生态,企业客户可以通过专项捐赠、员工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公益,杭州农行将提供定制化公益金融服务,确保捐赠资金安全、透明高效;私行客户可践行“财富向上、财富向善”理念,通过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小额慈善基金、微心愿认领等灵活方式奉献爱心;慈善组织则可依托农行专业能力,实现公益项目精准落地。

倡导“公益+金融”新理念,鼓励捐赠人通过慈善信托、公益基金实现“一次投入,长期赋能”。其中个人和家庭可参与“幸福心愿树”公益参访、亲子实践,深化公益体验;企业可加入“公益星火”体系,享受全链条支持(项目设计、资源整合、传播推广);慈善组织则可与农行联合探索合规透明的公益项目运作模式,确保善款高效使用。

搭建“资源共享”新平台,农行公益金融实验室,可整合政企资源,建立“公益项目数据库”,精准匹配需求与供给,同时“非常6+1”方案可为爱心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6大核心模块+1项定制服务),降低参与门槛。

“公益需要每一份微光汇聚的‘全民接力’。”杭州农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愿成为公益金融的“连接器”与“推动者”,以实际行动让每一份爱心都能精准落地,每一份善意都能凝聚成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动能。未来,该行将以“壹私行・公益金融实验室”成立1周年成果为基础,以市慈善总会三十年行业经验为指引,持续深化三大行动:

一是强化产品创新,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开发“家族慈善信托”“企业ESG公益信托”“小额普惠慈善信托”等多元化产品,降低公益参与门槛。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公益项目库+客户需求库”双库联动机制,实现公益资源精准匹配,同时依托数字化平台,让公益项目进度实时可查、效果可评。

三是扩大生态合作,持续联动政府部门、慈善组织、上市公司、高校智库等,共同探索公益金融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路径,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杭州公益金融样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