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有人辛苦劳作却一分一毫都存不下。村里百岁老人常说:“发财如同种庄稼,地肥不肥,看苗就知道。”其实,一个人是否能聚财,并不需要算命先生指点,只需观察三个方面便知。
《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有人辛苦劳作却一分一毫都存不下。村里百岁老人常说:“发财如同种庄稼,地肥不肥,看苗就知道。”其实,一个人是否能聚财,并不需要算命先生指点,只需观察三个方面便知。
首先看他如何对待金钱:是当作资源使用还是仅仅积攒。《围炉夜话》里有句话说得好:“钱要流通才有价值,水流动才不会发臭。”例如我的二舅,九十年代开了五金店赚了些钱,但他把钱全锁在保险柜里,进货时都想赊账。相反,同行老刘则将利润投入到代理新品牌上,如今开着宝马车。范蠡能够三散家财又三次成为巨富,《史记》记载他“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对于这些人而言,钱是活的资本,而对于守财奴来说则是死物。就像老家水库的老张,当初贷款买鱼苗被嘲笑,结果现在他的鱼供应省城酒店,还为村里修了路。
其次看他遭遇低谷时的态度:是选择放弃还是继续奋斗。王阳明被贬至龙场驿站期间,在恶劣环境中悟出了心学;褚时健74岁出狱后开始种植橙子,十年后成就了“褚橙”品牌。民间有句俗语说得好:“跌进粪坑还能捞到豆子的人,理应发财。”朋友公司的同事小王被裁员后,立即摆摊卖炒粉,冬天穿着军大衣工作到深夜,如今拥有了三家连锁店。而另一位被裁的老李,则每日在家抱怨前老板,依赖网贷度日。财运就像弹簧,你越是努力反弹越大,但前提是你得愿意在困境中挣扎,而不是等待救援。
最后看他花钱的方式:是吝啬还是大方。《胡雪岩全传》描述了一个情节:胡雪岩还是小伙计时,就把收来的五百两银子借给了落魄书生王有龄,旁人笑他傻,然而王有龄做官后回报给他半条钱庄街。老人们常说:“财富随人气走,越舍不得分享利益的人,越难接住大财。”小区菜市场卖豆腐的老陈总是多切一点给顾客,结果他的摊位总是排着长队。相比之下,隔壁水果摊主连塑料袋都要计入成本,最终只能贴出转让告示。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善于让利的人往往能得到更大的回报,就像播种时多撒些种子,收获时自然更丰盛。正如《了凡四训》所言:“命运由自己创造,福分也需自己追求。”所谓的财运,不过是懂得规律并提前布局的结果。财神爷总是青睐那些懂得“钱散人聚”的智者。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