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所谓“春播夏长,秋收冬藏”,一般到了冬季的时候,天气冷了,山里的野果也少了。但是大自然就是慷慨的,为了让一些动物有食物可吃,冬季也有一些野果陆续成熟。
正所谓“春播夏长,秋收冬藏”,一般到了冬季的时候,天气冷了,山里的野果也少了。但是大自然就是慷慨的,为了让一些动物有食物可吃,冬季也有一些野果陆续成熟。
比如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种野果子,它就是冬天天冷的时候才成熟,过去农村娃常把它当零食吃,如今却很罕见了。
这就是寒莓,专等天凉才成熟的野果,也是很多农村娃记忆里的秋冬零食。如今城市里难觅其踪,若在山林间遇见,可别错过这份来自自然的甜蜜馈赠。
寒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小灌木,天生带着“倔强”的生长力。它不像其他果树那样笔直挺立,反而兼具直立与匍匐的特性,最长的匍匐枝能伸到2米远,只要节处碰到土壤,就能扎根萌发新株,悄无声息地在林下铺展开来。
枝条上裹着一层茸毛状的长柔毛,偶尔缀着几根疏刺,摸起来软中带点扎手;叶片是可爱的卵形或近圆形,掌状的5出脉清晰可见,边缘浅裂着尖锐的锯齿,风一吹就轻轻晃动,像在招呼路过的人。
每年7到10月,寒莓会开出细碎的白色小花,花瓣呈倒卵形,挤在总状花序里,藏在绿叶间并不起眼。
可等到9至10月,就到了它的“高光时刻”——原本不起眼的花托上,会结出近球形的聚合果,从青绿色慢慢变成深红色,最后裹上一层薄薄的果粉。
这时的寒莓最是好吃,摘下一串放进嘴里,虽然果子很小,但是汁水还挺丰富的,它的果肉酸甜多汁,没有浓郁的香精味,味道也和草莓差不多,只是口感要差一点,只有纯粹的果香,是秋冬山野里最天然的零食。
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寒莓是农村娃最期待的“秋冬限定”。一到周末,孩子们就挎着小竹篮,钻进家附近的山谷林下、林缘溪边,循着枝叶的缝隙找寒莓。
有时候枝条长得太密,得小心翼翼地拨开叶子,生怕碰掉熟透的果子;找到一串饱满的,先摘一颗放进嘴里,酸甜的滋味瞬间驱散凉意,剩下的才舍不得地放进篮子里,带回家和兄弟姐妹分着吃。
那些藏在枝叶间的红色果子,藏着一代人最鲜活的童年记忆。
可寒莓不止是好吃的野果,全株都是“宝”。它的根能入药,对黄疸型肝炎、胃痛、月经不调有缓解作用;叶子外用能止血,若是有肺结核咯血的困扰,用它也能辅助治疗。
更难得的是,它对生长环境不挑剔,在海拔160至210米的地方就能扎根,从安徽、江苏、浙江,一直到两广地区的山林里都能见到,就连日本、朝鲜也有它的踪迹,却因为难保存、难运输,很少出现在城市的市场上,如今成了稀罕物。
现在再想吃到寒莓,大多要亲自走进山林。若是秋冬季节去郊外徒步,不妨多留意路边的灌木丛——若是看到掌状叶脉的绿叶间,挂着红艳艳的小果子,那就是寒莓了。
遇到了不妨摘几颗尝尝,既能找回童年的味道,也能感受自然的馈赠。这颗专等天冷才成熟的野果,用酸甜的滋味告诉我们:秋冬的山野里,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惊喜。
来源:三农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