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后期天气趋势分析,未来三天鄂西多降水,不适宜秋收秋播工作,为此建议:
本周,湖北气温
将经历一波“过山车”
先降温、后升温、再降温!
天气趋势
10月14日起
气温开始缓慢回升
不过到了周末
气温又将下滑
今天(10月15日)
鄂西降雨略有减弱
省内其他地区
也会有短时小雨出现
局地有中雨或大雨
10月16日晚上至10月18日
湖北省自西向东
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10月17日起
冷空气开始活动频繁
省内将有3到4级偏北风
阵风可达5到8级
气温逐步下降
10月18日至10月19日
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
气温又将大幅下滑
多地气温或将再创新低
为农服务
根据后期天气趋势分析,未来三天鄂西多降水,不适宜秋收秋播工作,为此建议:
1.注意排渍降湿。西部地区及时清沟理渠,确保排水顺畅,力争做到雨住田干,雨后及时排渍降湿,为秋播做好准备。
2.做好农机调度。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提前做好农机调度,中东部视成熟情况及时抢收成熟虾稻、再生稻,注意避雨储存,有条件可烘干入库。
3.做好秋播工作。已收获田块及时翻耕腾茬,中东部加快油菜播种进度,北部做好小麦播前准备,适时播种。
气象科普
寒露的“露”与白露的“露”一样吗?
寒露与白露两个节气名称中均带有“露”字,从自然现象的本质来看,二者所指的“露”实为同一类——即空气中水汽因冷却而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成的水珠。然而,两者之间的核心区别,在于其所反映的气候阶段与温度程度的差异。
白露节气通常出现在九月初,标志着夏热渐退,气温开始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在夜间遇凉,初步达到凝结为露的条件。此时,露水初现,反映的是由热转凉的过渡状态。而寒露则处于十月上旬,其名已昭示“寒”意更深,反映气温进一步下降,秋凉已转为秋寒。
此时冷空气活动显著增强,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风逐渐占据主导,冷空气南下更为频繁,气温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因此,白露、寒露及随后的霜降,实质上共同勾勒出秋季节气中水汽凝结过程的递进轨迹:白露为“初凝”,寒露为“寒凝”,霜降则趋向“冻凝”。这一过程不仅是温度逐步降低的直观体现,也深刻反映了季节转换中物候与气候之间紧密的呼应关系。
来源:泉州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