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新买的iPhone16Pro,256G的,花了6999元!结果呢?没几天,拼多多上就便宜了321块钱。我还没拆封呢,就想退货。
凭什么啊?
我新买的iPhone16Pro,256G的,花了6999元!结果呢?没几天,拼多多上就便宜了321块钱。我还没拆封呢,就想退货。
好多人都这样,感觉自己亏大了。社交平台上一堆人说“后悔”,说下次再也不首发买了。这种感觉,真的不好受。
深圳华强北的店家也证实了这个情况。说以前每天有3个顾客退了iPhone换华为,现在这个数字变成了10个。
这到底是怎么了?
问题出在内存上。你手机里存照片和视频的那个地方。苹果靠这个东西赚了大钱,赚得有点多了。
一个在中关村卖了十几年手机的商家给我算了一笔账!256G的闪存升级到512G,硬件成本就多了90块钱。
苹果却要多收我们2000块钱!
这不是第一次了!苹果玩这个“存储游戏”玩了很多年。iPhone7的时候,把最合适的64GB版本给弄没了。
后来出iPhoneX,64G的回来了,128G的又没了。反正就是不让你舒舒服服买到最想要的那个版本。
他们心里清楚,256GB版本卖得最好,最受欢迎。但有些机型就是故意跳过它,逼着你去买更贵、利润更高的型号。
iPhone17系列就是个例子。256GB卖5999元,512GB直接就要7999元。不多不少,正好贵2000元。
最贵的iPhone17ProMax,1TB升级到2TB,价格直接多4000块。一台手机卖到了17999元,创下新纪录。
市场给了苹果回应。2025年第一季度,6000元以下的手机市场,苹果的份额从28%直接掉到了13%。
反观华为Mate70Pro优享版,同期的销量增长了180%。人家给的配置多,充电也快,屏幕也好。
以前抢着收苹果新机的黄牛,现在集体拒收了。有黄牛说:“这配置倒贴钱都难卖”。这说明问题很严重了。
消费者的反应也很直接。iPhone16Pro系列的退货率,同比上涨了30%。买的人在变少,退的人却变多了。
更让人生气的是什么?iPhone17ProMax那个最贵的2TB版本,用的闪存颗粒居然是QLC。这东西成本低,寿命短,速度也慢。
苹果这么做,让它的高价显得更不合理了。
一份社交平台的调研显示,70%已经买了手机的用户,都陷入了“降价焦虑”。58%的人明确说“下次绝不买首发”。
那普通人怎么办?有些人跑去第三方那里自己升级内存。把256G换成1TB,大概花500到800块钱,比官方便宜太多了。
但这事有风险!私自拆机扩容之后,官方就不给保修了。有些店刷机不彻底,开机后还会出问题,电池健康也显示异常。
苹果说那些2TB的超大内存,是给专业用户准备的。比如影视创作者、直播团队,他们需要存很多东西。
可我们大多数人真的需要那么大吗?对很多人来说,256G的空间,正常用3年都足够了。
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或者经常拍视频,那确实需要大一点的。一条ProRes视频,1分钟就能占掉1。7GB。
一部128G的手机,只能存76分钟这样的素材。对专业人士来说,肯定是不够用的。
现在有个消息,不知道真假。说苹果计划在2026年春季,把入门款iPad的容量直接提到256GB。
价格可能和之前128GB的配置一样。如果真是这样,那算是个好消息。
苹果的内存是用金子做的吗?成本90块,卖2000块。消费者不是傻子,市场的数据都看得见。用脚投票,就是这个意思。
来源:木子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