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开食料发生了什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5 17:00 1

摘要:在2024年8月的《Hoard’s Dairyman》杂志上,Jim Drackley发表了一篇关于过去35年犊牛饲养和研究进展的出色综述。自1932年康奈尔大学建立早期断奶计划以来,这种如今被广泛诟病的断奶方式一直沿用,直到2001年康奈尔强化液体奶饲养研究

在2024年8月的《Hoard’s Dairyman》杂志上,Jim Drackley发表了一篇关于过去35年犊牛饲养和研究进展的出色综述。自1932年康奈尔大学建立早期断奶计划以来,这种如今被广泛诟病的断奶方式一直沿用,直到2001年康奈尔强化液体奶饲养研究开始取代它。那么,在这段时间里,犊牛开食料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它的衰落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前,大多数犊牛开食料都是压片状的。当时,美国东北部的一家主要饲料供应商生产并销售了一种颗粒状犊牛开食料。这一现象导致犊牛开始咀嚼饲料槽、围栏柱或墙壁上的木头。犊牛之所以开始咀嚼,是因为颗粒状开食料中缺乏足够大的颗粒。

压片犊牛开食料中的较大颗粒可以促进咀嚼以减少颗粒大小,这也会引起唾液分泌。当这些被咀嚼后的物质重新吞咽时,唾液会缓冲瘤胃,防止其变得过于酸化。

在20世纪80年代,犊牛在奶牛养殖场中仍被视为是主要的成本因素,这使得早期断奶计划成为一种流行的做法。这促使了日粮蛋白质含量较低,即传统的每天1磅(约0.45kg)含有20%蛋白质和20%脂肪的代乳粉。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成本都是决定性因素,包括饲喂颗粒状或口感化开食料的选择。

2007年,我在参观另一个国家的一家大型奶牛场时有了一个顿悟的时刻。这家奶牛场正在饲喂全颗粒状犊牛开食料,我注意到几乎没有犊牛在反刍。当我回到美国后,联系了新罕布什尔大学推广部的John Porter。Porter在康奈尔大学完成他的硕士学位时,我正在那里攻读博士学位。他当时正与Dick Warner合作,Warner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重点是犊牛瘤胃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类型,其有助于瘤胃功能性发育。这一异端的发现很难被接受,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Porter饲喂的开食料要么全是颗粒状,要么全是口感化的。口感化开食料提高了犊牛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减短了反刍日龄,增加了反刍时间的百分比,提高了瘤胃pH值,延长了乳头长度,并改善了纤维消化率。

然而,关于犊牛饲喂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成本。大约15年前,当我在康奈尔大学与Mike Van Amburgh交谈时,我惊讶地发现,他已经在学校的奶牛场收集了10多年的犊牛数据。我鼓励他发表这些数据。后来,他与遗传学家Bob Everett和研究生Fernando Soberon合作,发现犊牛每增加1磅(约0.45kg)的日增重,首次泌乳期多产850磅(约383kg)的牛奶,在前三个泌乳期总共多产2280磅(约1026kg)的牛奶。这些数据表明,犊牛培育不再仅是一个成本投入,而是一项在泌乳性能上有所回报的投资。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分析了9项已发表的试验,涉及21种试验处理,其中存在反比关系,即犊牛每增加100g干物质代乳粉的摄入量,开食物料的采食量就会减少60g。因此,犊牛液体奶采食量越大,开食料采食量就越少。

Provimi研究小组的Mark Hill及其同事发现,犊牛断奶前每天饲喂2.3磅(约1.04kg)代乳粉相比于饲喂1.28磅(约0.58kg),其49天后断奶时的日增重下降了0.11磅(约0.05kg),开食料的采食量减少了0.53磅(约0.24kg),饲料转化效率降低了12%。此外,在断奶后,犊牛的干物质、淀粉、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也随着代乳量的增加而降低。一项类似的研究发现,当犊牛每天分别饲喂1磅(约0.45kg)、1.67磅(约0.75kg)和1.96磅(约0.88kg)的代乳粉时,犊牛在11周时的可消化干物质、NDF和ADF摄入量较低。在这两项研究中,采样了同样的口感化开食料,含有37%的玉米粒,25%的整粒燕麦,35%的颗粒预混料和3%的糖蜜。

那么,发生了什么?犊牛断奶前开食料摄入量不足会对断奶前后的瘤胃功能性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在《美国专业动物科学家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第一作者Morteza Ghaffari和我发现,被称为“纹理化”的开食料含有少于30%到60%的谷物,建议最低含量为45%。

犊牛提供干草会导致胃肠道充盈,当采食的开食料量较少时,这可能会使结果产生混淆。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说明了这一点,当时给犊牛饲喂单独的颗粒化开食料或与苜蓿干草一起饲喂。该开食料含有14%的压扁大麦、13%的压扁燕麦和10%的蒸汽玉米,结果其质地含量仅为37%。

瘤胃pH值低至5.06,这清楚地表明单独饲喂开食料的处理方式没有充分起到物理作业。两种处理方式犊牛之间体重没有差异,但饲喂开食料和干草处理方式组犊牛的真正体重因胃肠道充盈多出10.3磅(约4.64kg,其中0.7磅也可能来自增加的组织重量)而被扭曲。这种胃肠道充盈可能并不容易从视觉上察觉。因此,在饲喂干草的犊牛试验中,应该测量胃肠道充盈,以避免使生长数据产生混淆。

在2018年国家动物健康监测系统(NAHMS)的一项研究中,荷斯坦犊牛断奶前平均日增重1.6磅(约0.72kg),但断奶后降至1.3磅(约0.59kg)。这表明了两件事:首先,断奶前的日增重很好,大约会在2个月大时使出生体重翻倍——这是成母牛和后备牛协会推荐的黄金标准。但随后在断奶后的一个月内体重增长出现了下滑,我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断奶前开食料采食量不足,导致瘤胃发育不良,正如Mark Hill及其同事发现的那样。不幸的是,很少有犊牛研究会衡量断奶后的表现。太多犊牛研究甚至没有描述所饲喂的开食料,而这可能会使数据产生混淆,甚至预先决定了结果。研究人员需要了解这些方面,并衡量断奶后的表现以及犊牛开食料的物理形态对其研究结果的影响。

我听到的关于牧场为什么不饲喂口感化开食料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假设在犊牛出生后的头3个月里,饲喂口感化开食料相比颗粒化开食料,每头犊牛最多多花25美元。如果你饲喂颗粒化开食料,应该以较低的水平饲喂粗饲料,比如5%,并且应该将其切碎,以便更好地促进犊牛采食。这意味着你需要采购正确切碎长度的粗饲料,如稻草或干草。切碎苜蓿干草可能会导致叶片丢失,而叶片中含有大部分的蛋白质和钙。最近发表的一项犊牛研究表明,所使用的切碎苜蓿干草仅含有12.3%的蛋白质。现在你又多了一种原料需要组织、储存和质量控制,这会增加更多的人工。所有这些成本加起来是多少呢?

因此,尽管我们正确地更加关注液体奶饲喂计划,但在开食料方面,我们却退步了,用全颗粒化或粉碎的开食料取代了口感化开食料,却没有衡量或理解其成本和后果。评估所饲喂的开食料类型对犊牛性能的影响,有助于犊牛管理。

来源:养牛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