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祝贺领英(LinkedIn)成立二十周年!下个月,这个商界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将迎来22周年纪念日。领英拥有11亿用户,甚至比Facebook还要早一年。
祝贺领英(LinkedIn)成立二十周年!下个月,这个商界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将迎来22周年纪念日。领英拥有11亿用户,甚至比Facebook还要早一年。
领英用户们可以庆祝二十年来的谦逊自夸、励志名言以及来自那些早已被遗忘的熟人的自动祝贺。与此同时,领英的所有者微软也可以为一项精明的收购举杯庆祝了。
自这家科技巨头八年前以260亿美元收购领英以来,该平台的年收入已从30亿美元增长至170亿美元。
随着领英(LinkedIn)日渐成熟,其业务的两个方面正在演变。首先,人们使用该平台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仅仅是一个联系网络,如今正日益成为一个内容渠道。
这为领英带来了广告业务的机遇,但也使其职业形象面临风险。其次,领英正在为微软(Microsoft)承担一项新的战略职能。
随着这家科技巨头大举押注人工智能(ai ),领英正在为其所有者提供十亿自愿参与的“实验鼠”,或许能让微软在人工智能竞赛中占据优势。
LinkedIn 的个人资料页面和新闻推送看起来与其他社交网络没什么两样——除非你看到内容。
其他平台上粉丝最多的是运动员和模特,而 LinkedIn 的王者是比尔·盖茨,他为 3700 万粉丝发布各种主题的帖子,从农业到结核病,不一而足。
“那些在聚会上让人厌烦的东西在 LinkedIn 上却很管用,”LinkedIn 编辑团队负责人丹·罗斯说道,他引用了最近关于破折号优缺点的热门讨论——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它的商业模式也与众不同。其他社交网络都依赖广告:拥有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 Meta 98% 的收入来自广告。LinkedIn 也销售广告——据分析师估计,去年广告收入达 70 亿美元——但其最大份额的收入来自招聘业务。
LinkedIn 声称自己是全球最大的招聘平台,每隔几秒钟就能填补一个职位空缺。该公司去年还从付费订阅业务中赚取了 20 亿美元,这是其他社交网络都未能触及的业务。
数据公司 eMarketer 的 Jeremy Goldman 表示,每个平台都在努力实现多元化。“LinkedIn 比其他许多平台更早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一成功掩盖了一个弱点:尽管领英注册用户超过10亿,但许多人使用频率并不高。
该公司并未公布使用量数据。但数据提供商Sensor Tower估计,使用领英应用的安卓手机用户平均每月仅花费48分钟。而TikTok的这一数字约为35小时。
参与度较低意味着展示广告的机会更少,而这正是 LinkedIn 的巨大机遇所在。企业对企业 ( B2B ) 广告,也就是 LinkedIn 的专长,在这场线上大战中却显得落后。
eMarketer 估计,今年美国售出的所有广告中,按价值计算,超过80%将来自数字广告。相比之下,B2B 广告中只有不到一半将来自数字广告。
如果LinkedIn 能够吸引人们在其平台上停留足够长的时间,那么价值约200亿美元的此类广告就有机会从行业期刊和会议等线下渠道中脱颖而出。
一项努力正在进行中。三年前,领英 (LinkedIn) 开始调整其算法,向用户展示更多符合他们兴趣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来自其社交网络成员的内容(例如,盖茨先生的帖子更多,而你其他账户同事的帖子更少)。
去年,领英推出了谜题功能。用户会收到提醒,提醒他们更频繁地发布帖子。
罗斯先生的团队培养了明星创作者,例如麦当劳老板克里斯·肯普钦斯基 (Chris Kempczinski),他发布了对该连锁店的国际菜肴进行面无表情的视频评论(“非常非常柠檬的味道。如果你想要这款科尔德斯科尔麦旋风 (Koldskål McFlurry),你得喜欢柠檬”)。
在个人资料中,外部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换工作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使得他们更渴望提升自己的公众品牌。新冠疫情封锁模糊了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界限,鼓励人们发布更多个人动态。
Meta 决定降低其平台上新闻的曝光度,以及 X 的野性转变,也推动了人们对 LinkedIn 的讨论。LinkedIn 上的评论数量同比增长了 37%;视频上传量也几乎增长了同等幅度。
这种关注正在被货币化。eMarketer 预测,LinkedIn 的广告业务今年将增长 11.6%。过去两年,付费会员数量增长了 50%。
内容的泛滥可能会让领英陷入迄今为止它一直避免的泥潭。更多的新闻和辩论可能会让这个努力置身事外的平台(其所有者不得不应对美国反复无常的监管机构)变得政治化。
内容审核正日益繁重。2020年上半年,领英因违反社区规则删除了5.6万条帖子;去年同期,由于内容增多且监管力度加大,领英删除了近50万条帖子。
或许最大的危险在于其以商业为中心的品牌形象被淡化了。数字咨询公司 Kepios 的西蒙·肯普 (Simon Kemp) 表示,领英 (LinkedIn) 的信息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渴望点赞的人发布的“饥渴”内容。
他表示,这类帖子或许能吸引关注,但也引发了“这东西就该发在 Facebook 上”的抱怨。领英对此做出了回应,调整了算法,将大多数个人帖子仅发送到作者的社交网络,从而更广泛地传播与工作相关的内容。
领英表示,人工智能让这种分类变得更加容易。
人工智能也是领英第二次重大变革的核心。八年前,微软收购了领英平台,以补充其企业软件套件。
尽管领英仍独立运营,但它已与微软系统集成:微软的电子邮件和日历应用 Outlook 可以从领英检索联系信息;其客户关系软件 Dynamics 使用来自领英的数据,帮助销售人员联系到他们希望与之开展业务的公司中的合适人选。
“微软非常注重整体思维……他们受其旗下各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驱动,”伯恩斯坦的经纪商马克·莫德勒 (Mark Moerdler) 表示。
现在,这些协同效应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微软不断推进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LinkedIn 正逐渐成为各种创意的试验台。
LinkedIn首席运营官 Dan Shapero 表示,在微软合作伙伴 Open AI发布Chat GPT大约六个月前, LinkedIn 就已预先看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所达到的“转折点”。
LinkedIn 立即开始开发人工智能工具,用户现在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来完成撰写帖子或评估工作机会等任务;用户甚至可以在声控聊天机器人上练习人事管理技能。更多的人工智能工具即将推出,包括一个可以追踪求职者的代理。
获得早期使用权的德国科技公司西门子报告称,它大大减少了寻找员工的时间。
LinkedIn 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技术,微软也得以利用 LinkedIn 测试生成的数据。
Shapero 先生表示,这是一种“共生关系”:“这些正在构建的模型非常强大,但当你将它们与非常具体的数据结合起来时,它们的威力将达到顶峰。”
LinkedIn 丰富的人口统计信息不仅可以让微软洞察哪些人工智能功能有效,还可以了解哪些类型的用户在使用它们。
“微软之所以比亚马逊、谷歌等超大规模同行更具优势,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仅仅因为 Open AI ……他们也从自身使用该技术的所有领域中汲取了大量经验教训,”Moerdler 先生表示。
新技术也伴随着风险。LinkedIn 的信任度调查结果一直高于其他社交网络,部分原因是它在用户数据共享方面更加谨慎。
一些人对 Facebook 的微定位广告感到不安,这些广告在他们的网页浏览历史中显得异常熟悉。随着 LinkedIn 和微软竞相开发和测试人工智能功能,他们对客户的深入了解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优势。
这些公司只能希望用户不要觉得他们的聊天机器人对他们了解太多了。
文本来源@《经济学人·商论》 的内容
来源:奇葩综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