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前后,江南的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弥漫着青团(图1)的香气。这股香气,混合着艾草的清新、糯米的软糯和馅料的香甜,仿佛是春天最深情的馈赠,吸引着人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份春日限定的美好。
清明前后,江南的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弥漫着青团(图1)的香气。这股香气,混合着艾草的清新、糯米的软糯和馅料的香甜,仿佛是春天最深情的馈赠,吸引着人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份春日限定的美好。
图1 两种青团:a为豆沙馅青团,b为蛋黄肉松馅青团(图片来源于网络)
1.舌尖上的文化记忆
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路过寒食店,留下诗篇《寒食日过枣团店》,其中“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住,莺语和人诗”,短短几句,生动地描绘出当时青团店的热闹景象,也让我们得以窥见青团在唐代的受欢迎程度。
到了清代,青团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清代文学家、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对青团的制作方法有着详实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寥寥数语,将青团的制作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清代的《清嘉录》中也有记载:“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可见,在清代,青团不仅是美味的小吃,更是祭祀祖先的重要供品,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思念与敬意。《吴门竹枝词》里的“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也描述了清明时节,人们用青团祭祀祖先的场景,“百五”指的是冬至过后105天为寒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青团与红藕一起,被摆上供桌,传递着后人对先辈的缅怀之情。
历经千年,青团的制作工艺和口味或许在不断演变,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始终如一。从最初作为祭祀的供品,到如今成为人们春日里的美食享受,青团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情感与记忆。
2.青团的口感之谜
(1)青团“糯”的分子机制来源
青团的“糯”主要源于其主要原料糯米粉或糯米中所含的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其分子结构具有高度分支的特点。与直链
淀粉相比,支链淀粉的分支点较多,分子链相对较短且呈树枝状分支。这种结构使得支链淀粉在水中能够形成较为紧密的网络结构,从而赋予了青团粘性和糯性的口感。当青团在加热过程中,水分子会进入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中,使淀粉颗粒吸水膨胀。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颗粒逐渐破裂,支链淀粉分子开始从颗粒中释放出来,形成均匀的糊状体系,这个过程称为糊化。糊化后的支链淀粉分子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具有粘性和弹性的网络结构,使得青团具有柔软、糯滑的口感。青团冷却后,支链淀粉分子会逐渐重新排列,形成一种更加有序的结构,这个过程称为回生。回生过程中,支链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增强,使得青团的质地变得更加紧实,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糯性。不过,如果冷却时间过长或储存条件不当,青团可能会因为过度回生而变得过硬,影响口感。
(2)花青素的结构与显色
青团的颜色主要源于艾草中的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的基本结构是2 -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也称为花色基元。它由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一个吡喃环(C环)连接而成,C环上通常带有羟基、甲氧基等取代基。不同的花青素在A环、B环和C环上的取代基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这些取代基的变化会影响花青素的颜色和稳定性,如图2[2]。
图2不同pH值下花青素化学结构和降解反应(https://www.tjfrad.com.cn/html/2020/7/202007037.htm)
①共轭体系与颜色:花青素的颜色主要源于其分子结构中的共轭体系。共轭体系是指分子中多个双键或双键与孤对电子交替排列的结构。在花青素中,苯环、吡喃环以及环上的双键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共轭体系。当可见光照射到花青素分子时,分子中的电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发生跃迁,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由于共轭体系的存在,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较低,吸收的光主要位于可见光区域,从而使花青素呈现出各种颜色。
②pH值的影响:花青素的颜色会随环境pH值的变化而改变,如图2。在酸性条件下,花青素分子中的吡喃环上的氧原子会质子化,使分子带正电荷,此时花青素呈现红色。随着pH值的升高,分子逐渐去质子化,颜色会逐渐变为紫色、蓝色。当pH值继续升高到碱性条件时,花青素分子会发生结构变化,形成查尔酮型结构,颜色变为黄色或无色。以矢车菊色素为例,在pH为1.0时呈红色,pH为4.5时呈紫色,pH为7.0时呈蓝色。
③分子内相互作用:花青素分子内的氢键、π-π堆积等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其颜色。例如,某些取代基之间形成的分子内氢键可以稳定分子的特定构象,从而影响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分布,进而改变颜色。同时,分子内的π-π堆积作用可以使共轭体系更加稳定,吸收光的波长发生红移,颜色也会相应改变。
④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一些金属离子如铝、铁、镁等可以与花青素分子形成络合物,从而改变花青素的颜色。金属离子与花青素分子中的羟基、羰基等基团发生络合反应,会影响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和共轭体系,使吸收光谱发生变化。例如,飞燕草色素与铝离子络合后,颜色会从蓝色变为紫色。
(3)淀粉的营养消化机制
青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多糖,是人类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淀粉由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主要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类型。直链淀粉是由α-D-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分子;支链淀粉则在直链淀粉的基础上,通过α-1,6-糖苷键形成分支结构(如图3)。
图3 支链淀粉结构(图片来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87348)
① 口腔内的初步消化
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当淀粉进入口腔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开始发挥作用。唾液淀粉酶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水解淀粉分子中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三糖以及含有分支的糊精等较小的分子。在口腔内,由于食物停留时间较短,淀粉的消化程度有限,但这一过程开启了淀粉消化的序幕。
②胃内的消化停滞
胃酸的影响:食物从口腔进入胃后,胃内的酸性环境(pH值约为1.5 - 2.5)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淀粉消化在胃内基本停止。不过,胃的蠕动和搅拌作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为后续在小肠中的消化做准备。
③小肠内的彻底消化
胰淀粉酶的作用:食糜进入小肠后,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进入小肠继续对淀粉进行消化。胰淀粉酶的作用机制与唾液淀粉酶类似,也是作用于α-1,4-糖苷键,将淀粉进一步分解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和糊精。
双糖酶的作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着多种双糖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等。麦芽糖酶能够将麦芽糖和麦芽三糖水解为葡萄糖,蔗糖酶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乳糖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至此,淀粉被彻底消化为单糖,主要是葡萄糖,还有少量的果糖和半乳糖。这些单糖能够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为身体各组织细胞提供能量。
④其他消化相关的化学过程
磷酸解作用:在细胞内,淀粉还可以通过磷酸解作用进行分解。磷酸化酶可以催化淀粉分子中的α-1,4-糖苷键断裂,同时将磷酸基团加到葡萄糖残基上,生成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1-磷酸可以进一步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进入糖酵解途径或其他代谢途径,为细胞提供能量或参与其他生物合成过程。
脱支酶的作用:对于支链淀粉,除了淀粉酶和双糖酶的作用外,还需要脱支酶的参与。脱支酶可以水解支链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将分支点上的葡萄糖残基释放出来,使直链淀粉部分能够被淀粉酶进一步消化。
3.解锁青团的正确姿势
在享受青团的美味时,安全食用至关重要。如果购买的是超市或摊贩制作的青团,务必先加热杀菌后再食用。这是因为青团作为提前预制好的食物,如果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冷藏不到位,很容易滋生多种致病菌,冷食就有可能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威胁我们的健康。青团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其吸水性和膨胀性小,消化难度较大。对于消化能力较弱的人来说,食用青团时要格外注意,应避免冷食,且一次不要吃太多。因为冷的青团质地更为黏腻,难以嚼烂,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痛等不适症状。
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群,在食用青团时也需谨慎。青团中的糯米和糖都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多吃可能会造成胃部不适。建议这类人群先吃一些新鲜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胃蠕动,然后再少量食用青团。同时,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消化负担,让肠胃更轻松地消化青团。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青团是一种需要限量食用的食物。即使青团没有额外添加糖,糯米制成的点心本身就属于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食用青团时,可以先吃一些蔬菜、蛋白质食物以及一点杂粮饭,这些食物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再少量吃青团。并且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密切关注血糖变化,确保血糖稳定。
青团虽然美味,但如果单独食用,容易让人产生腻感,且营养不够均衡。这时,巧妙的食物搭配就能发挥奇妙的作用。在食用青团时,可以搭配一些蔬菜,如清爽的黄瓜、富含维生素的生菜、脆嫩的胡萝卜等。蔬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青团这种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青团的摄入量。比如,吃青团时搭配一份凉拌黄瓜,黄瓜的清爽与青团的软糯香甜相互映衬,既解腻又美味。
水果也是青团的绝佳搭配。像酸甜可口的橙子、富含维生素C的草莓、汁水丰富的梨等水果,都能为食用青团增添别样的滋味。水果中的果酸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同时为人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使营养更加均衡。例如,在品尝青团后,吃一个橙子,橙子的酸甜味道能迅速化解口中的油腻感,让人回味无穷。
汤羹也是不错的选择。清淡的蔬菜汤、营养丰富的银耳羹、香甜的南瓜羹等,不仅可以滋润口腔和肠胃,还能起到解腻的作用。汤羹中的水分可以帮助稀释食物,促进消化吸收。比如,喝一碗温热的蔬菜汤,既能暖胃,又能让肠胃更好地消化青团。
茶与青团的搭配更是相得益彰。清香的绿茶、醇厚的红茶、解腻的乌龙茶等,都能在品尝青团时为味蕾带来新的享受。茶中的茶多酚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解腻的功效,与青团搭配,既能减轻肠胃负担,又能增添一份悠闲的氛围。在春日的午后,泡一杯绿茶,搭配几个青团,细细品味,感受春天的美好。
4.结语:一口青团,满心春光
青团,这春日里的精灵,以它独特的魅力,将春天的气息紧紧锁住。它的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大自然的馈赠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从清新的外皮到丰富的馅料,从千年的历史传承到各地的独特风味,青团宛如一部生动的春日美食史书,记录着岁月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享受青团的美味时,我们也要注意安全食用,合理搭配食物,让这份春日美食既能满足味蕾,又能为健康加分。无论是在温暖的午后,与家人围坐一起品尝青团,分享生活的点滴;还是在忙碌的工作日,用一颗青团慰藉疲惫的心灵,感受片刻的美好,青团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 Chibh S, Singh A, Finkelstein-Zuta G, et al.Amylum forms typical self-assembled amyloid fibrils[J]. Science Advances, 2024, 10(35):10-45.
[2] Rehman S, Yang Y S, Patria R D, et al.Substrate-related factors and kinetic studies of Carbohydrate-Rich food wastes on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J].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3, 154(22):390-422.
[3] Gordon M H. Factors Affecting Cellular Uptake of Anthocyanins: The Role of pH, Glucose and Anthocyanin Structure[J]. Nutrients, 2022, 154(21):11652-11713.
[4] Yoon H S, Yang H C, Kang H M ,et al.Mechanical stress-induced anthocyanin regulatory genes involved in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tomato plants[J].Hort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Biotechnology, 2024, 65(2):283-291.
[5] Duan Y, Pang Z, Yin S, et al.Screening and Analysis of Antifungal Strains Bacillus subtilis JF-4 and B. amylum JF-5 for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Fusarium Wilt of Banana[J].Journal of Fungi, 2023, 9(9):1125-1179.
[6] Wen T P, Jin Y, Yuan L. Composite solid electrolyte based on (Ca, Al)-infiltrated ZrO(MgO) for direct sulfur determination in the liquid iron[J].Materials Today Chemistry, 2022, 52(25):25-103.
作者:波Z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