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人官方说右侧坐骨神经痛,3-4周不见人;贝勒斯立马开炮:装的,就是给管理层脸色看。
“39岁詹姆斯第一次缺席揭幕战,湖人股价却先跌为敬,这比任何医学报告都先说话。”
湖人官方说右侧坐骨神经痛,3-4周不见人;贝勒斯立马开炮:装的,就是给管理层脸色看。
一句话把球迷劈成两半:一半心疼老头,一半骂他又演戏。
到底谁有理?先别站队,把镜头拉近。
过去十个赛季,詹姆斯只缺过两次揭幕战,一次2018腹股沟,一次2021脚踝——两次都赶上合同年。
这回偏偏又卡在湖人5年2.7亿锁死东契奇、自己续约没影的节骨眼,时间巧得像编剧手笔。
贝勒斯的“黑历史”清单也摆在那儿:2018年说腹股沟“夸张”,结果詹姆斯歇了17场湖人直接俯冲;2021年“脚踝演技”言论发出三小时后,詹姆斯在印第安纳一瘸一拐走回更衣室,现场视频至今挂在NBA官方频道。
屡打脸的记录,让“诈伤”二字听起来更像流量密码,而非证据。
另一边,队医给出的细节更具体:干细胞针打在了骶髂关节,炎症指标14倍于正常值。
联盟内部医疗数据库显示,近五年因坐骨神经缺席3周以上的球员,复出后平均还要再缺6场,三分命中率掉4.2%。
数字冷冰冰,却最有说服力——带伤硬上,很可能把“411工程”直接改成“410烂尾工程”。
更尴尬的是湖人自己。
季前赛票价二级市场跌15%,包厢提前订出率只有去年一半;转播方TNT把原定全美直播的揭幕战换成了勇士VS太阳,理由简单粗暴:“没有勒布朗的湖人,收视率模型掉28%。”
资本不会配合任何人演戏,它只认脸。
詹姆斯团队也清楚这一点。
真闹情绪,他大可以学当年科比直接逼宫交易,而不是凌晨五点出现在UCLA训练馆门口——被拍到的时候,手里还拿着康复踏板,右臀贴着肌效贴。
39岁的人,拿生涯最后一张大合同去赌一口气?逻辑上就说不过去。
真正悬而未决的,其实是湖人想不想继续以他为中心。
东契奇才25岁,球队未来五年骨架已定;詹姆斯要两年1.2亿,等于占掉35%工资帽,还要交易否决权。
管理层犹豫,詹姆斯沉默,身体正好亮起黄灯——于是伤口成了谈判桌的延伸。
球迷最怕的,不是他装病,而是他真的老了。
老到一次普通的神经炎症,就能让全城屏住呼吸;老到哪怕只休一个月,“退役”两个字也会自己爬上热搜。
詹姆斯与湖人的拉锯,说到底是时间与金钱的拉锯:一方想抓住巅峰尾巴,一方想提前进入下一周期。
所以,揭幕战那天,詹姆斯会穿西装坐在场边,镜头一定会给他的表情特写,解说一定会说“未来几周至关重要”。
至于到底真伤假伤,答案没那么重要——当球队、球员、资本、舆论同时把一局棋下到身体报告上,伤病就不再是伤病,而是倒计时器。
球迷只需要记住:那天如果湖人赢球,掌声会短暂掩盖所有疑问;如果输球,下一次詹姆斯没随车出征,质疑声只会更大。
竞技体育的残酷就在这儿,它从不给任何人“体面老去”的剧本,只给结果。
来源:趣游王VmHrD